台灣雙十節:台海會爆發戰爭嗎?

台灣“雙十節”(Taiwan National Day)將舉行以“民主台灣,自信前行”為主題的慶祝大會。有專家對SBS普通話表示,隨著兩岸密集的軍事行動,擦槍走火的機會大增,不排除會有小規模軍事衝突發生。

Taiwanese President Tsai Ing-wen delivers a speech Taipei, Taiwan.

President Tsai Ing-wen's government is one of Asia's most progressive democracies but it has drawn international criticism for enforcing the death sentence. Source: APP

就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國慶(又稱“雙十節”)的前夕,一架中國運8反潛機在10月8日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這已經是10月以來中國軍機第6度靠近台灣,遭台灣空軍廣播驅離並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出動防空飛彈追監。

台灣政府表示其軍方“不挑釁、不怯敵”,採取“戰略容忍”態度,以此應對當前兩岸軍事緊張情勢。

台媒指出,這是1996年以來台海局勢最險峻的時刻。

 


要點:

  • 擦槍走火發生戰爭幾率增加,哪怕兩岸領導人不樂見戰爭發生
  • 一調查顯示美民眾支持介入台海戰爭的意願比朝鮮戰爭時低20%
  • 台灣18至19歲願意上戰場的人數高達九成六
對台美密切來往表達不滿

中國在台海的軍事活動頻繁增加始自今年8月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II),9月美國國務卿克拉奇接連訪台,打破了自1979以來台美沒有部長級以上官員互訪的歷史。有專家分析,中國空軍密集在台海進行軍演,就是不滿台美關係更加緊密,但這些動作,主要是要做給大陸的民眾看,不是真的想要開戰。

今年(2020年)年中開始,大陸軍機在台灣附近頻繁進行演練,甚至飛過雙方長年默認的“海峽中線”使台海情勢日趨緊張。根據台灣媒體報道,中國軍機今年有217架次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台灣軍方針對性派出2972架次空中兵力因應。今年9月,中國否認“海峽中線”的存在。

長期研究兩岸政治的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政治學博士候選人南樂(Lev Nachman)指出,這些軍演主要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為了鞏固或保護自身地位的宣示。他告訴SBS普通話節目:“習近平擔憂近期台美關系和台灣控制疫情良好使得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升高,因此軍事行動是為了向中國人展現出他對台灣仍有實質的威脅力量,不是要開戰,因為戰爭所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
南樂表示,心冠病毒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中國當局也會擔心若兩岸發生戰爭,會對中國、亞洲甚至全球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也不樂見兩岸開打。不過這不代表小規模的軍事衝突不會髮生。

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師、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政治及國際關系學系博士候選人關仲然也提出類似看法,他向SBS普通話指出,“許多戰爭都是源自‘擦槍走火’,隨著中國軍演次數增加,兩岸軍機頻繁升空,意外發生的機率就會更高。”他舉例,中國與印度在邊界區域密集進行軍事訓練就導致了小規模的軍事衝突。今年5月以來,中印邊境出現多次侵略性行動、對峙和小衝突並造成了雙方人員傷亡。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中國對台開戰不無可能,並指出中國若要入侵台灣有很多種方式。台灣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瑞舟曾表示,中國可用網路入侵或癱瘓攻擊、特工滲透、奪島、奇襲等方式入侵台灣,不過中國軍方在能力與時間具備以後,也要挑機會,若要全面發動攻擊,時間點可能落在美國政權轉移空窗期、耶誕節前後及過年期間。
因中國軍隊在台海軍演次數增加,台灣政府開始積極地為增加軍力做準備,今年8月時就決定增加隔年的國防預算約10%,共新台幣4534億(澳幣220億),另外在過去幾週,台灣社會則掀起要改革、強化後備戰力的討論,當局宣布將成立新的行政部門“防衛動員署”來負責統合後備、召集能量,以提升整體戰鬥實力。

兩岸軍事競爭惡化,官方的關系越來越緊張。台灣媒體《聯合報》9月底增對兩岸關係進行民調,約54%的台灣人認為兩岸軍事關系處於緊張狀態,比去年增加了4%,是歷次調查新高,不過大部分的人仍認為兩岸開戰的可能性並不高。根據該調查,過去十年來,台灣民眾對於兩岸爆發戰爭的可能性的感受平穩。但評估近來發生變化,如將兩岸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以1分代表“非常不可能開戰”,10分代表“非常可能爆發戰爭”,民調從去年的3.6增加至4.2,較十年前增加1分,幅度增大。
An undated photo shows Chinas Y-8 Anti-Submarine Warfare aircraft entertaining Taiwan's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ADIZ).
An undated photo shows Chinas Y-8 Anti-Submarine Warfare aircraft entertaining Taiwan's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ADIZ). Source: TAIWAN MINISTRY OF DEFENSE
對此,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向媒體回應指出,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國以軍機、軍艦頻繁擾台,破壞區域和平,使台灣人深深厭惡,也因警惕而生更大的憂患意識。

另外,也有台媒《ETtoday新聞雲》針對兩岸關係進行民調,稱若兩岸爆發衝突,有 44.9% 民眾願意自己或家人上戰場保衛台灣。相較於今年 7 月的調查結果,增加4個百分比,與2019年1月的調查結果相比則大幅增加了12.2個百分比。

值得注意的是,18至19歲的台灣民眾願意上戰場的高達九成六,但同時也有八成七不支持恢復徵兵制。根據規定,台灣現行的兵役制度是“募徵並行”制,役男依法需要服4個月的常備兵役軍事訓練。

若兩岸開戰,美國會介入嗎?

兩岸情勢緊張常與中美兩國關係掛勾,因此美國在兩岸關係上扮演重要角色,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10月6日訪問日本,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被問及若中國單方面攻擊台灣,美國是否準備捍衛台灣?蓬佩奧回答,美方將採取一切措施緩解區域緊張局勢,美方不是要挑起衝突,而是在尋求和平。

長年研究台灣的學者皆認為若兩岸發生軍事戰爭,美國一定會介入。關仲然認為,若兩岸開戰,美國一定會在軍事上幫助台灣,但用多少力度和時間來幫助,像是外交手段和制裁一定會有,但對中國會有威脅性嗎?這才是重要問題。

他還指出,美軍在太平洋有固定軍力,但會不會全面去捍衛台灣而導致中美嚴重對峙,他仍持保留態度。

READ MORE

美國學者南樂也不敢斷言美國對台的幫助程度會有多高,並指出,美國國內可能有一部人的人為了國家自身利益而不同意出軍助台。不過美國這幾年對台的軍售已經是幫助台灣的一部分。《紐約時報》9月中曾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動向台灣出售七個大型一攬子軍售計劃,其中包括在發生衝突時可以令台灣戰機打擊中國目標的導彈。

美國獨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2019年的報告指出,若中國入侵台灣,約有38%美國民眾支持美軍介入台海戰爭,比願意“北韓入侵南韓”低20%。

READ MORE

美國11月將舉行總統大選,特朗普或拜登當選對台政策會影響嗎?美國學者南樂認為不會,他說最近幾年,在對台友好政策上,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黨員都有共識,並不會因為換人當總統就改變。他說:“雖然特朗普在過去幾年比奧巴馬更凸顯出對台灣的友好關系,但不代表拜登就會改變對台友好態度。”並解釋,共和黨與民主黨黨綱支持台灣的態度明確。

美國共和黨沿用了2016 年黨綱,其中有關台灣論述表示,基於《台灣關係法》,台美雙方共享民主、人權、自由市場經濟及法治等理念;民主黨在甫通過的2020年黨綱中,刪除了“一中政策”字眼,只剩下“恪守台灣關係法”。

     

分享
Published 9 October 2020 1:20pm
Updated 10 October 2020 11:30am
By Zachary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