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國家實力指數:中國或很快超越美國

洛伊研究院(Lowy Institute)昨日發表首屆亞洲國家實力指數,顯示權力及財富正向亞太地區移動,而中國的經濟實力雖仍暫居美國之後,但中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不久將來情況或會轉變;而包括澳洲在內的區內中等實力國,亦正透過強大軟實力發揮其影響力。

The U.S. Navy has patrolled the Indo-Asia-Pacific routinely for more than 70 years promoting reg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The U.S. Navy has patrolled the Indo-Asia-Pacific routinely for more than 70 years promoting reg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Source: Getty

該研究院的執行董事夫利洛夫博士(Michael Fullilove)亦指,財富和權力正向世界的東部-亞洲轉移。

相關指數,根據亞太區的25個主要國家-包括美國-於區內的經濟,政治,軍事及文化力量等114項不同指標作出評估。

當中的有趣發現包括:

  • 雖然近來不斷出現有關美國衰落及中國冒起的論述,但美國仍是亞太地區內整體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但情況或不會維持太久。
  • 中國目前的經濟增實力正高速堀起,於區內的外交影響力和經濟實力兩項指標亦經已超越美國。
  • 北韓的實力往往被高估。實際上,北韓只在核能力此單一項目上佔優, 但於其他關鍵實力上則仍然積弱。
  • 日本及印度同為亞內主要實力體,但兩國正朝相反的方向發展:日本雖然富有,但勞動力日趨老化,反而印度經濟快速增長,其相對年輕的人口將會令印度未來成為更強大實力國。
  • 計算國家實力不止於軍事及經濟規模:澳洲、新加坡及韓國等中等實力國家亦正通過文化,外交和其他形式的影響力,在軍事或經濟實力以外,於區內發揮影響力。
  • 中國在亞洲的外交實力經已超過美國,美國與亞太區的外交實力能力與日本相約,情況可能對即將舉行的美國及北韓的核談判有所影響。
  • 美國在政治領袖的實力上排名區內第13位,與專制國家柬埔寨並列。而所謂的政治領袖的實力,是只國家領袖人是否能透過外交手段提高國家利益。
夫利洛夫博表示,指數對所有亞洲國家來說,都是一個重要工具,可以讓他們了解自身國家的立場、弱點以及他們如何強化自己於區內的地位。

欲知2018年亞洲國家實力指數的其他詳情,可瀏覽power.lowyinstitute.org。
陸克文頻發中文微博『做多咗』?

陸克文頻發中文微博『做多咗』?

馬克龍稱澳法為“印太軸心”,共同應對中國崛起

馬克龍稱澳法為“印太軸心”,共同應對中國崛起


分享
Published 9 May 2018 11:38am
Updated 9 May 2018 11:59am
By Ivan L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