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紀錄片了解300萬貧窮澳洲人的真實掙扎

為何在被稱為“幸運國度”的澳大利亞,仍有300萬人生活在貧困中?在澳大利亞,貧困人口的定義是什麼?SBS四集紀錄片Struggle Street(第三季)回歸。

A homeless man holds out his cap for money in Sydney's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Source: WILLIAM WEST/AFP/Getty Images

為何在被稱為“幸運國度”的澳大利亞,仍有300萬人生活在貧困中?

這些社會弱勢群體面臨著怎樣的問題?失業?無家可歸?還是其他?

四集紀錄片(第三季)回歸,將於本週三(10月9日)晚在SBS電視開播第1集,將視線重新鎖定那些在生活邊緣掙扎的貧窮澳大利亞人。

自第一季Struggle Street播出來的四年裡,一些人的生活狀況併沒有改善,據2018年澳大利亞貧困報告:300多萬人生活在相對貧困線以下,佔總人口的13.2%,其中包括73萬9000名兒童。
Struggle Street
Source: SBS
相對貧困線被認為是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的50%。在澳大利亞,這條貧困線具體被定義為:未減去住房成本前,單身人士每週生活費不足433澳元,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每週生活費不足909澳元。

目前,1/8的成年人和超過1/6的兒童生活在貧困之中,其中還有很多人生活在“極度貧困”狀態,即平均每週生活費低於135澳元。

而在第三季中,將著力探討在農村和偏遠地區的澳大利亞人所面臨的經濟、社會和代際掙扎。

故事髮生在新州的Riverina地區,觸及了包括榦旱、失業、醫療、無家可歸者、精神疾病、毒品和酒精影響、身體殘疾者面臨的挑戰以及小城鎮農村的衰落。

SBS電視和網絡內容總監Marshall Heald表示,作為公共傳播機構,SBS的職責之一是制作節目挑戰觀眾認知、以此推動就社會難題展開的全國性的對話。

貧困的真實現狀

事實上,澳大利亞雖然被稱為“幸運的國度”,但貧困率郤是根深蒂固的問題,在OECD(經濟合作與髮展組織)中排名第14位。

1999-2000財年至2015-16財年間,澳大利亞的整體貧困率在11.5%-14.4%之間波動,直至2015-16財年的12.8%。

兒童貧困率的波動範圍較大,從1999-2015年間在14.3%-18.6%之間波動,目前為17.3%。
Struggle Street
During the filming of Struggle Street, the Deniliquin farm had just weeks of water and stockfeed left. Source: SBS
而澳大利亞貧困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是社會保障的支付較低,貧困線以下的多數人(53%)將社會保障作為其主要收入來源。

澳大利亞2018年貧困報告的首席研究員、新南威爾士大學Peter Saunders教授認為,澳大利亞政府已經與其他國家一起寀用可持續髮展目標,其中包括到2030年將男性、女性和兒童的貧困率減半,但澳大利亞距離實現這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週三(10月9日)晚八點半,打開SBS電視收看四集紀錄片Struggle Street第三季的第1集,在接下來的每週三您將能連續收看之後的內容。在首播之後,您還可以通過隨時回看。

更多內容請前往: 


分享
Published 19 November 2020 10:00am
Updated 19 November 2020 10:04am
By Helen Che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