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自測】你有否患子宮內膜異位症?

長期經痛,可能是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警號。

endometriosis

When I try to explain the pain to other people, I generally tell women to imagine the worst period cramps they’ve ever had. Source: Getty Images

每10名女性中就有1人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甚至高達四成女性因此不育。

根據一項新研究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症令澳洲婦女每年花費的醫療費用高達97億元。最新出版的科學雜誌公佈一項最新研究,每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平均一年花費高達三萬元的個人及社會成本。

該報告發現,除了藥物治療及醫生診症費用外,大多數成本是生產力下降所致,因為婦女無法承受極大劇痛,無法以平日效率來工作,甚至需要請假休息。
endometriosis
Source: Getty Images

到底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資料顯示,子宮內膜即是子宮內層的表皮,而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表皮的組織生長到子宮以外的器官。

異位的組織往往出現於盆腔、卵巢及輸卵管,若出現在卵巢,可形成腫囊,即俗稱的「朱古力瘤」,一旦腫囊破裂,液體會流進體腔,導致劇痛。

年介25至29歲的澳洲婦女中,有約7%人患子宮內膜異位症,而40至44歲婦女患病率較高,每10名女性中就有1人患病,甚至高達四成女性因此不育。

易輕視症狀 致延誤治療

然而,不少人會忽略徵狀,導致延誤治療,再上需要排期進行手術,意味著很多婦女長年承受慢性骨盆痛,直至後期才確診。

其中最常見的徵狀包括肚臍以下位置的慢性骨盆痛、嚴重經期疼痛、非經期性骨盆痛,性交疼痛及嚴重疲勞等。另外,腸胃問題也很常見,如嚴重腹脹和腸道蠕動引起的疼痛。

目前,有兩大種類,分別是手術和荷爾蒙藥物。不少人選擇透過內窺鏡進行腹腔檢查及切除異位組織,或甚至徹底切除子宮及卵巢。另外,亦有婦女口服避孕藥及黃體素等荷爾蒙藥物等抑制發病。

手術是現時治療的「最高黃金標準」,然而亦有婦女表示,雖然手術成功,五年後仍有痛楚和出現徵狀。
1 minute test to check the possibility of having Endometriosis
提供一項問卷測試,以月經期間及前後出現的徵狀、個人及家族病史等問題,讓女性自行評估患病的風險。有關詳情,請瀏覽

另外,亦歡迎收看重溫節目內容,了解更多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資訊。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
Published 14 October 2019 1:23pm
Updated 14 October 2019 2:12pm
By Jojo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