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查報道:美容服務欠監管 顧客性命零保障

SBS Viceland 電視節目 The Feed 偵查報道,顯示澳洲本地針對美容行業的監管不足,對顧客的性命構成威脅。(警告:以下片段內容可能令人不安。)

DCosmetic surgery ... can be risky business

Cosmetic surgery ... can be risky business Source: AAP

,顯示澳洲本地針對美容行業的監管不足,對顧客的性命構成威脅。

一名 35 歲女子去年九月在貴族醫學美容集團一間位於雪梨的美容中心接受隆胸手術,期間出現嚴重事故,經搶救後不治。

新州政府亦在近日突擊搜查 10 間美容中心,並搜獲大量不符合澳洲醫療標準的藥物。

截至目前為止,未有美容中心負責人或藥物供應商被當局起訴。
The Feed 的偵查報道揭露,市面出現越來越多「後院診所」,在衛生情況欠佳的環境下,為顧客注射肉毒桿菌及施行其他美容手術。

一名住在墨爾本的女子在自己的家中設立美容診所,聲稱可以提供雙眼皮手術、抗皺注射及注射皮膚填充劑。

該名女子並非一名持牌醫生或護士,但表示自己已施行雙眼皮手術兩年。

記者在「診所」內可見,房間內的垃圾桶充滿染滿血漬的繃帶、紙巾和受污染的針筒。

一隻狗在屋內隨意走動,而客廳中亦擺放了一部靜脈注射器材。

桌面上擺放了多盒非法取得的肉毒桿菌及其他美容藥物。

以下片段畫面可能令人情緒不安。

監管部門無從入手

在墨爾本市中心的另一間美容診所,負責人表示他們需要從海外自行攜帶藥物進口。

店主表示,他們的肉毒桿菌來自韓國,而且他們亦要親身攜帶進口。假如以貨運形式進口,當局將沒收有關貨物。

澳洲衛生官員早已知道這些非法美容中心的存在,但至今仍然未有診所負責人或藥物供應商被起訴。

而這些診所亦一直繼續如常運作營業,部份更將店舖裝修成冠冕堂皇的外貌。

一位名為 Lina 的女子接受 The Feed 訪問,表示自己曾經接受一名聲稱是家庭醫生(GP)的女子,施行雙眼皮手術。

她說:「在首次見面時,我看見她的房間內掛上一張證書。」但她表示,手術期間感覺到非常疼痛,而手術結果亦「並不專業」;形容自己從此不願外出,即使外出亦需要戴上太陽眼鏡。

The Feed 記者質問該名自稱醫生的女子時,她表示自己施行的是「微型手術」而非一般的手術。

維州衛生部門投訴專員庫薩克(Karen Cusack)表示,除非該部門接獲投訴,否則他們難以採取任何行動。

庫薩克說:「除非我們得到實質證據或足夠資料供我們立案調查、向美容服務供應者進行查詢,否則我們沒有權採取任何行動。」

他坦言,按照目前法例,全國大部份的監管部門都未有相關權力。

點擊以下圖片收看詳細報導。

[videocard video="1184969795902"]
Botched Beauty
Source: SB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
Published 28 March 2018 11:40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