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業投訴急增 新州工黨敦促政府修例

有鑑於有關差劣整容手術的投訴個案急增,包括在酒店房進行整容手術的情況越趨嚴重,本地美容行業的運作情況繼續成為關注焦點。

Cosmetic surgery

Cosmetic surgery can be risky business Source: AAP

新州反對黨工黨促請政府修改法例,加強對本地美容行業的管制。

新州工黨衛生事務發言人塞哥達(Walt Secord)表示,政府在監管方面存在漏洞,容許整容行業人士隨意將自己稱呼為「外科醫生(surgeon)」。

工黨指出,市面上有不少擁有最低醫學資格(如醫學學士學位)的美容業人士,將自己稱之為外科醫生或手術醫生;工黨認為有必要修例防止情況繼續出現。

塞哥達星期三(8 月 1 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本地整容行業存在一些「害群之馬」,而法例卻繼續容許他們從事美容行業。

他說:「這些人若要稱呼自己作外科手術醫生,應接受額外七年的訓練,才能獲得這個頭銜。」

他希望州政府提出新法例,只容許受專業訓練及已登記的人士使用「外科醫生」的頭銜,希望可以禁止一切未經專業訓練的醫療人員使用「整容手術醫生」這個頭銜。

新州州議會星期三開展一個跨黨派聽證會,聽取有關整容行業的投訴。

而醫療保健投訴委員會(Health Care Complains Commission)提交予該聽證會的一份文件指出,有關整容服務的投訴由 2012-13 年度的 30 宗,大幅增加至 2016-17 年度的 94 宗。

委員會表示,涉及在酒店或住宅物業進行整容手術的投訴個案,亦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
Published 1 August 2018 10:30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