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新冠防疫限制:是否太早?

Australia's coronavirus restrictions are easing.

Australia's coronavirus restrictions are easing. Source: AAP

上星期,總理莫理遜宣佈,將在今天的國家內閣會議上,決定是否放寬部份因應新冠病毒而實施的抗疫限制措施。


此前,不同州及領地經已提早放寬少部份的保持社交距離措施。但即使目前感染曲線經已被「拉平」,考慮到爆發第二波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究竟目前放寬限制是否太早?


要點:

  • 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難以在本年內完全撤銷
  • 解除對外「封關」,應是撤銷抗疫措施的最後一步
  • 重中之重是確保本地醫療衞生系統能應付一旦出現的第二波疫情爆發
  • 解除部份隔離限制,對精神健康及情緒壓力有利
墨爾本大學傳染流行病學家斯諾(Kathryn Snow)醫生向表示,我們應考慮將應對新冠病毒的限制措施進行逐步微調而非撤銷。

她說:「放寬或解除限制措施,會令民眾感覺疫情經已過去,而我們的日常生活卻正重返正常的軌道,但我認為我們目前仍未達到這個時刻。」
很多人都難以適應限制措施對他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找到一個令防疫措施可持續發展的方案,但這並不意味所有抗疫限制都將被撤銷。
斯諾醫生指出,就像新加坡一樣,出現第二波疫情的風險是非常真實的;除此以外,正如在英國、美國及意大利等地的疫情給予的慘痛教訓,一旦疫情變得失控,即使實施非常嚴格的限制措施,但若措施太遲實施卻依然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她認為,慶幸地澳洲未有大量護老院或監獄出現嚴重疫情爆發,同時一些較多年老長者居住的偏遠城鎮亦未有受疫情影響;但這並不代表這些情況不會出現。

她認為,在未來一整年,我們應繼續進行一些基本防疫習慣,包括勤洗手、避免與其他人有身體接觸等;若身體略有不適,就應避免上班或參與社交活動。
There has been a visible police presence to enforce social distancing restrictions.
Source: AAP
澳洲國立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家塞納納耶克(Sanjaya Senanayake)醫生則表示,應對疫情措施並沒有分對或錯,而世上沒有一套應對此類大流行疫症的手冊。

他說:「事實上,我們目前的應對手法正是下次面對大流行疫症的手冊。」

他認為,目前可採取的行動是逐步撤銷限制措施並透過進行廣泛測試密切監察情況;至於重開國家對外邊境應是撤銷防疫管制的最後一步,而這一步與目前仍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有鑑於今次疫情爆發的嚴重性,我認為很多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將難以在短期內撤銷,例如我們在今年內將不可能再與人握手。
雪梨伍爾科克醫學研究所(Woolcock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呼吸科醫生福克斯(Greg Fox)表示,在決定是否放寬新冠病毒抗疫限制措施時,應考慮兩個關鍵問題。

第一:我們是否仍然以消滅或控制病毒為目標,以確保本地醫療衞生系統不會負荷過重?
第二:本地醫療衞生系統是否已準備好應對一旦出現的確診個案數量激增?
慶幸地,澳洲在初期採取迅速的防疫措施,及早準備面對本地出現的疫情爆發。
他所說的,即全國醫療衞生系統能預早準備額外深切治療部床位、能進行大規模病毒檢測、透過有效的電話診症計劃監察社區內出現輕微病徵的患者的病情。
coronavirus restrictions
Source: AAP
他認為,基於上述所指的兩個基準,澳洲經已準備好逐步放寬抗疫限制。但他同時亦警告指,由於我們難以判斷哪一類措施達致遏制疫情的效果,變相亦無從判斷放寬部份措施將可能造成的影響。

他說:「因此,我們應密切監察每一步放寬限制將對染病數字有何影響。」
在今次疫情肆虐期間,幾乎所有人的身心健康都遭受影響;不少人都對生活習慣改變感到焦慮、絕望甚至傷痛。

斯威本理工大學神經心理學教授羅塞爾(Susan Rossell)則表示,能再次與朋友及家人見面,並能離開住宅出外,對於我們的精神健康及情緒而言實在是個好消息。

她又補充指,若在封鎖措施實施期間未有如常接受心理健康治療,或在這個時刻感覺自己需要接受一些額外的輔導,現在是時候尋求協助。
kid social distancing
Source: Getty Images/Justin Paget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在室內場所,必須保持每人至少有4平方米的空間。

如懷疑感染新冠病毒,請致電家庭醫生求助,切勿直接前往醫院或診所。如有需要,請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

如遇呼吸困難或緊急醫療事故,請立即致電 000。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