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何沈慧霞籲移民關心政治:「華裔議員不夠多!」

Helen Sham-Ho

何沈慧霞在1988年成為澳洲首位海外出生的華裔議員。 Credit: SBS Cantonese/Koma Cheng

新州地方政府選舉在即,前上議員何沈慧霞希望見到更多華裔移民關心本地政治,甚至參與到州和聯邦層面的政治活動中。


今年是澳洲首個立法機關——新州上議院(NSW Legislative Council)成立兩百周年。新州也是全澳首個將多元文化原則寫入法律的州份。

上議院藉此舉辦了一場有關文化和身份認同的座談會,邀請幾位現任及前任的有多元文化背景的議員一同探討數十年來上議院的多元文化代表性問題。其中一位受邀嘉賓是澳洲首位在海外出生的華裔議員何沈慧霞(Helen Sham-Ho)。

何沈慧霞接受SBS廣東話訪問時表示,她30多年前在任時,議會內具多元文化背景的成員多是來自歐洲國家,像她來自亞洲的非常少。

「澳洲(社區)有幾百種語言......所以這次活動就是想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移民有興趣、更多民族參政。」

雖然目前州議會有至少兩位華裔議員,但她認為不足以體現華人的代表性。「他們也是黃皮膚黑頭髮,但畢竟是土生,算是認識一點中華文化,但不及像我在香港出生可以讀寫中文。」

「只論州(層面),不說聯邦和市議會,我認為(華裔議員)是不夠的。」
Representation Matters seminar
Credit: SBS
何沈慧霞表示,將於9月14日舉行,她也希望透過中文傳媒向更多華人傳達資訊,關注政治。「今次市議會很多(華裔候選人),我相信會多些(當選的華裔市議員)。」

「不過市畢竟不是立法(機關),只管本地很小的事......今次(座談會)就是州議會覺得需要多些去推動華人和其他少數族裔。」

日前一份《多元文化政策框架檢討報告》(Multicultural Framework Review )向聯邦政府建議,在申請中,納入英語以外的語言。但當局未有積極回應。

被問到是否同意入籍試採用中文等外語,何沈慧霞表示肯定:「最基本的歷史你(移民)應該知道,澳洲開埠200多年的歷史,考這個試應該可以用自己的語言。」
你應該有這些常識。這是常識的問題,不是語言的問題。
她又提到白澳政策時期,當局曾對移民實施讀寫測試(dictation test),僅限歐洲語言,意味著非歐裔移民基本無法通過。「考英文可以,法文、德文那些不應該,中文也不應該,因為我們是英語國家。」

座談會另一位受邀嘉賓是國家黨議員、新州上議院議長富蘭克林(Ben Franklin)。他在受訪時也提到,本地230萬人口來自250多個國家,講約300種語言。

「關於議會如何與新州每個人互動,我們需要確保,全州家庭使用的近300種不同語言,我們都有可以與之交談的人。」

他相信議會未來最大的挑戰,就在於如何讓多元文化社區成員使用母語來獲取更多公共服務。「社區的每一位成員,無論他們說哪種語言、出生於何處,都有權享有完全的民主權利。議會是為所有人服務的,而不僅為那些碰巧(出生就)說英語的人。」
1.PNG
新州上議院議長富蘭克林希望議會能盡可能地多元化。 Source: SBS

隨著更多觀眾透過網上隨時隨地收看新聞,SBS 中文電視新聞服務,將由電視頻道轉向網上平台播出,歡迎鎖定SBS 中文、微信和等。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