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開支飆升你要改變生活習慣嗎?

Cost of living

生活開支飆升,澳洲很多家庭都要精打細算。 Source: Pixabay / Pixabay/stevepb

全澳大多數超級市場和雜貨店的食品價格,在過去幾年顯著上升,肉類和海鮮比一年前貴8%,而奶類產品就加價15%。所以在今集【大眾論壇】,想問問大家:「生活開支攀升,有沒改變你的生活習慣或者生活方式呢?」


澳洲的通脹持續,儲備銀行過去的連串加息,都令澳洲人在日常生活開支、房屋開支、能源費用等方面,面對巨大財政壓力。

很多人為了節省開支,除了在一些比較「大頭」的開支方面,比如房屋按揭款貸款,嘗試尋找一些優惠利率或者「加按」之外,在一些比較零碎小額的支出,都要慳得就慳。 

比較價格網站Finder今年就訪問1054名澳洲人,看看他們過去12月各,有沒為了應對不斷上漲的生活開支,而改變一些生活習慣,特別是在飲食方面,因為這個是我們每日都要用錢的地方,而且是生活必需品。

調查發現,近三份二的澳洲人都有為了慳錢而忍痛割愛。接近一半,即47%的受訪者減少買外賣和快餐,35 %的人是減少購買肉類和海鮮,有32%的人表示減少了飲酒。 

Finder 的生活開支調查報告亦發現,澳洲平均每戶家庭在2月份,每個星期的食品雜貨支出是 185元,比去年 2月高出 37元。若以一年計算,等於平均每個家庭要額外使多 1924 元,全國總金額是高達188 億元。事實上,有多達43%的受訪者表示,應付「雜貨賬單」是生活壓力的主要來源。

Finder的調查指出,新州二月錄得的雜貨開支是全國最貴,達到18元蚊,比1月份升了48元,不過升幅最大的是西澳,當地的雜貨成本由去年二月的129元,增至目前的179元,升幅達50蚊之多。相反,去年二月雜貨開支為全國最高的南澳,153元,今年只是增加了7元至160元。

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澳洲大多數超級市場和雜貨店的食品價格,在過去幾年顯著上升,肉類和海鮮比一年前貴8%,而奶類產品就加價15%。所以在今集【大眾論壇】,想問問大家:「生活開支攀升,有沒改變你的生活習慣或者生活方式呢?」

*本節目內嘉賓及聽眾意見並不代表本台立場,而所提供的資訊亦只可以用作參考。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