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失去美國特殊及優惠地位影響有多少?

Riot police stand guard outsid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in Hong Kong on May 27, 2020, ahead of a debate over a law that bans insulting China's national anthem, (Photo by Anthony WALLACE / AFP) (Photo by ANTHONY WALLACE/AFP via Getty Images)

Riot police stand guard outsid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in Hong Kong on May 27, 2020, ahead of a debate over a law that bans insulting China's national anthem. Source: ANTHONY WALLACE/AFP via Getty Images

上周市場受到利淡消息左右,但整體基本發展良好。


     好的,當然是指市場憧憬疫情即將過去,新疫苗將會在「短時間」内研製成功;淡的是指人大正式通過「港區國安法」導致美國總統撤消給與香港的特殊及最優惠地位。

前者市場比實體經濟先走多步,但後者也未見為市場帶來過多的「即時衝擊」。

要點:

  • 上周市場保持審慎樂觀;
  • 五月絕不窮,除恆指受挫外, 其餘證券市場都有上佳表現;
  • 市場憧憬經濟重開,新疫苗最終面世;
  • 歐洲受益於7,500億歐羅的救市方案,跑贏大市;
  • 人大推出「港區國安法」,美國聲言推出「最强烈回應」;
  • 美國撤消香港的特殊及最優惠國待遇;
  • 美國積極推出「去中國化」政策;
Market Figures
圖一: 總結上周5月24日至5月29日寰球市場表現 Source: 宋慶勤 SBS Cantonese
    從圖一的數字可以見到除恆指跌輕微下滑27點之外, 其他證券市場都記錄得不俗的升幅,尤其是澳洲200隻成份股領漲全球,升幅報4.69%,其次要數的莫過於美國道指,升幅3.75%;日經排第三,升幅報3.37%。這三個證券市場上周升勢都有一個共通點,即市場陸續重開,而美國方面則分別傳出新冠疫苗的初步試驗結果,讓市場憧憬新疫苗面世之時不遠已。
Market Figures May
總結五月份各證券市場全月升跌表現 Source: 宋慶勤 SBS Cantonese
    再從圖二看,除恆指外,全綫上升,顯示中國人大為香港立法帶來的震蕩相當厲害, 恆指月結大跌1,682點,跌幅6.83%,比較同期英國富時歐洲頭300指數勁升7.15%, 凌駕澳洲200隻成分股5.47%的升幅;歐洲表現如斯亮麗,原因有兩個, 第一,歐洲疫情開始有所改善,連受到疫情打擊得最厲害的意大利亦都陸續解封,再加上歐央行銳意推出 7,500億歐羅救市方案, 讓歐洲的證券市場取得一定的支持力度。

     恆指在5月22日,急挫1,319點, 跌幅5.43%,為自三月中旬以來單日跌幅最利害的一個交易日, 原因是人大傳出會爲香港訂立港區的國安法。之後一個星期, 恆指跌跌撞撞,全周窄幅上落,觀望美國聲言推出「十分强烈的回應」, 到上周五,美國宣佈撤消給與香港的特殊最優惠待遇。
Hong Kong Skyline
美國撤消對香港的特殊及最優惠待遇。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香港失去美國特殊及最優惠地位影響有多少?

    財經分析員指出香港失去美國給與的特殊優惠地位,對於香港出口至美國的貨品影響不大,就以去年2019年計算,香港出口美國港貨僅36億7,600萬港元, 但同期美國入口香港的貨品多達2,129億; 過去10年美國纍計從香港取得的順差達到2,970億美元; 與此同時,去年同期香港出口至美國的貨品只佔香港國民生產總值4億7,000萬美元,約佔香港的整體國民生產總值0.1%。

   此外,香港獲得美國的特殊及最優惠地位,意思并非不用繳付入口關稅,只不過是取得一個「特殊最優惠的入口關稅率」,約6%,然而美國入口香港的貨品卻無需繳付任何的稅款。

    據獨立經濟分析及策略師陳寶明博士指出,中國引入港區國安法,引發財經界兩派的辯論,一派指國安法爲香港帶來穩定; 但另一派則擔心國安法會衝擊香港是否仍然可以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應有元素,包括商業活動的運作透明度、自由買賣,貨幣流通、訊息自由等要素。故此一切還要等待國安法的具體條文出爐才可以作出客觀的研判。

     詳情請大家收聽今日的訪問內容。
Microchips
美國高科技產品進口難? Source: Pixabay
香港日後難以取得美國高科技產品進口?   

     不過還要留意的是既然香港再不能享受美國給與的特殊及最優惠地位,那麽日後香港要取得美國高科技產品的難度將與中國看齊,同時受到美方的打壓。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香港并非一個高科研發展的地區,對美國尖端科技的需求絕無僅有,就是有亦難以取得。香港需要的是應用科技的產品,故此容易向歐洲或日本取得代用品,無需再求美國。

     故此有分析評論指出,其實今次美國打壓香港的做法,從實質的層面看,意義不大,更加收到損人不利己的果效。他們指出特朗普今次的做法是擺姿態居多, 向國民交代自己對中國夠强,因爲特朗普與期口口聲聲要說懲治香港,倒不如應當將矛頭直指中方,才來的乾净利落。與此同時,特朗普對中美達成的首階段協議隻字不提,顯示如果與中國硬碰硬,必定會兩敗俱傷,到時更加一發不可收拾,對自己的選情,更無絲毫的幫助。
美國「去中國化」政策積極上場

     話雖如此,如果大家再考慮近半年美國政府對華的一舉一動,那麽情勢就并非只是擺擺姿態那麽簡單。美國近期推出的招數層出不窮,繼有(1)不斷打擊華爲在國際的營商環境,包括向同盟國施加壓力,棄用華爲的5G網絡技術; (2)封殺華爲及中興在美購買高科技產品,包括半導體及芯片;(3)推出行政命令要求在海外生產高科技的美國公司如果要向華爲出售零件前必需先取得美國政府的認可;(4)提高中資在美融資上市的渠道的難度,方法包括下達行政命令不准政府的社保基金投資或購買中資在美國的債券或股票;(5)要求在美國上市的外國企業,包括中資企業,必需同時采取美國政府為其金融體制訂下的會計準則,此例也要求美國的投資基金在選擇投資項目時也需要只投資在使用美國會計準則下運營的國外企業,此事刮起了一陣在美中資遷拆潮,衆多中資機構紛紛打道回府,退出美國市場,轉而申請在港交所上市,無形中幫助香港經濟渡過難關; 最後是(6)推出 「去中國化」政策,邀請在華美資撤資,將生產綫重新搬回美國本土,最起碼撤出中國,美國政府願意提供搬遷費用,以及一切所需開資。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撤消給與香港特殊及最優惠待遇,只不過是美國阻礙中國科技及中資發展的其中一著而已,中國如果要走向高科技發展的道路,只能夠自力更新。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