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裝置 提高工作安全

A construction worker in Sydney's CDB.

A construction worker in Sydney's CDB. Source: AAP Image/Paul Braven

疫情改變了部份人的工作模式,依然能夠上班,已屬幸運!但對於上班一族來說,最怕因工受傷,輕則打針吃藥,重則請假休養。


從事搬運、餐飲、清潔、高空工作、服務業人士,經常須要彎腰、轉身、快速移動或其他體力勞動,比較容易導致職業勞損。員工受傷,有可能會影響生產力和公司運作。

為解決此問題,美國紐約的 Kinetic 公司,開發了一款穿戴式裝置,能夠偵測工作人員的危險動作,提醒他們改善動作姿勢,減低職業受傷機會。而且在 Covid-19 期間,更加可以發揮安全距離警報,員工接觸及追蹤功能。

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和大家介紹一下,這一套輕巧易用的職場好幫手。
「工業意外」是每一個上班一族及老闆最怕遇到的問題,除了煩買保險,加重行政負擔外,員工亦可能因工傷不能上班,影響整體營運!其實,有什麼辦法可以減低工傷的機會呢?美國紐約的 Kinetic 公司開發了智能穿戴裝置「REFLEX」,能在穿戴者做出危險動作時發出警報,避免發生意外,還能指出職場「地雷區」,協助改善工作環境。

Kinetic 成立於 2014 年,創辦人兼 CEO希頓 .艾凱華域 (Haytham Elhawary) 來頭殊不簡單。他擁有西班牙立雅拿(Navarra)大學的機械工程學位;以及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生物醫學工程的博士學位。他曾經在飛利浦電子公司,及哈佛醫學院負責開發醫療用機器人。亦曾受聘於紐約Zahn創意中心,擔任執行總監。
Kinetic 的企業使命就是建設工作場所的硬體及軟體互聯設施,開發智慧型穿戴設備,以減低工作人員職業受傷的機會,保障員工安全及健康。智慧型穿戴設備 Reflex ,配備了一組「慣性測量系統」(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簡稱 IMU。IMU 是「加速度感測器」(Accelerometer)及「陀螺儀」(Gyroscope)的組合。加速度感測器,主要測量物體移動的速度;而陀螺儀就用來監測物體移動的方向。

IMU 會內置三組方向的加速度感測器和陀螺儀,以測量物體在三圍空間中的加速度,和角度,並籍此計算出物體的姿勢。IMU 通常會安裝在被測物體(人身)的重心上,所以REFLEX 是佩戴在用戶的腰間皮帶上,體積細小,有點像九十年代的傳呼機,十分輕便。

使用上,REFLEX 會自動偵測員工在工作中做出的危險姿勢,例如彎腰、扭曲和過度伸展。經年累月重覆這些動作,便會導致永久勞損。REFLEX會發出輕微振動,以警告員工,並提供檢測數據,協助使用者調整姿勢以及提高工作安全。
REFLEX的另一優點是防水和耐用。每次充電後可連續使用 15 個小時。除了檢測和記錄危險姿勢等一般功能外,還可以設定目標,協助員工每天保持低於設定數量的警報,令同事間彼此激勵,提供安全成效。

每當員工輪班結束時,REFLEX會透過 Wi-Fi 將所蒐集的數據,上傳網路雲端,並顯示在主管所配備的儀表板上,讓主管可以查看每個部屬的安全習慣。該儀表板還能顯示在工作場所中,各項工作的出現的危險動作頻率,以便採取相應改善措施,強化工作場所的安全環境。

由於 Covid-19 期間,工作場所感染事件頻傳,Kinetic 便進一步研發智能連結技術,以幫助員工免受感染。新一代的 REFLEX 便新增了兩項保持安全距離的功能:

1. 安全距離警報功能:每當人員未有保持安全距離時(例如1.5米),REFLEX 會以輕微振動提醒,以提醒保持適當安全距離,限制近距離互動次數,從而減少接觸風險。

2. 工接觸及追踪功能:如果有員工被檢測出感染 Covid-19,REFLEX 能快速篩檢出該員工曾經接觸過的人,並立即提供一份過去可能暴露於危險範圍的人員名單,接觸時間和地點;讓管理層可以透過追踪資料,來保護其他員工。

Kinetic 進行了 45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現在 Kinetic 有 30 名員工,50% 是工程人員,50% 是銷售人員。Kinetic 表示其設備可以減少工人 84% 的危險姿勢,使用後一年內減少員工 40% 的肌肉骨骼損傷,及56% 的背部受傷。至今已有起過百間企業及工廠,其中六家是 Fortune 雜誌排名前五十大企業,超過二萬五千名員工使用過Reflex 產品。而工傷賠償的費用減少了54%,因工傷而延誤工時減少了88%,並提高了5%的生產率。這些企業橫跨零售、物流及製造等產業。

Kinetic未來的發展潛力無限。但在一片看好聲中,Kinetic計劃大幅擴充之際,反而是管理層應該謹慎思考在Covid-19過後,Kinetic的發展策略和方向。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