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行下】無家可歸者何去何從

A homeless man sleeps in a laneway in Melbourne

Source: AFP(Photo by WILLIAM WEST/AFP via Getty Images)

維州已宣布 :由於維州的第四階段限制生效,當局把無家可歸者的酒店住宿期限延長至2021年。


要點:

  • 維州政府為無家可歸者提供的住宿計劃將延長
  • 無家可歸支持者呼籲政府為社會房屋提供更多幫助
  • 安置無家可歸者長遠可節省社會成本
  • 維州政府將從私人租務市場租用1100個住處及盡快釋出當日州選承諾的首1000個新社會房屋

 

由於維州目前正迎戰新冠疫情的第二波,當局為 2000名無家可歸者提供的酒店住宿計劃會至少延長至2021年4月。

在大流行開始之初,州政府把無依的無家可歸者安置於空置的旅館中,從而幫助他們隔離。

自此,政府宣布了一項1.5億元的一攬子計劃,以延長目前的酒店住宿計劃及為他們提供穩定的長期住屋。

RMIT大學的卡梅倫·達夫(Cameron Duff)副教授說,讓本來露宿街頭的人能離開街頭,免於疫情危害,是大流行少數的正面影響之一。達夫教授說,此措施有其成效,他認為這是大家長期以來一直在爭論的領域,他們需要一些安排,例如能夠迅速將人們從沒有安全感的住房中轉移出來的人。 需要不同的選擇來幫助人們迅速入住過渡房屋。 如果這涉及到短期酒店,而其他安全的措施已經到位,那就是他們要做的。 關鍵的是盡快使人們趕快擺脫這種困境並過渡到傳統每住屋中。 


 

造成無家可歸的三大原因分別為:缺乏可負擔得起的住房,家庭暴力和經濟壓力。

2016年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最近的移民佔無家可歸者15個百分點,該群體中有近四分之三生活在「嚴重」擁擠的住所中。

這些人多數來自亞洲不同部分,包括印度、中國和阿富汗。

維州無家可歸者委員會首席執行官 珍妮・史密斯 (Jenny Smith) 指出尋工津貼(JobSeeker)的增加與「保就業」津貼(JobKeeper)的推出對在新冠疫情間消除無家可歸現象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對於那些不符合資格的人而言,情況則不同。

史密斯表示:這確實非常重要。他們在服務中看到沒有資格領取這些款項的人。從國外獲得工作簽證,已經過期並且無法返回家園的人及尋求庇護者。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真正的受害者,他們無法領取尋工津貼,並且沒有收入,這些人均來尋求他們的服務。


 

露宿者只是問題中的一小部分,有愈來愈多人只會隨便在汽車或沙發上睡覺。而澳州三分之二的無家可歸者居住在澳洲的首府城市。

該機構表示25歲以下的人佔無家可歸人口的40百分點,其中 55歲以上人亦是增長最快的群組之一。

達夫副教授研住屋,教育,社會護理,心理健康和吸毒治療等服務的協調如何在減少無家可歸風險方面產生重大影響。

他說,儘管將人們安置到緊急住房中的初期成本很高,但從長遠來看,此舉可以節省金錢。

他指出:全世界的研究均證明,如果能夠擺脫非常不安全且脆弱的環境,那麼在較長遠而言,他們對服務的需求往往會下降。當然,當下的成本會比較高昂,但如果準備一開始就把這筆錢花掉,接下來就可以把錢省回來。而人會變得更好,生活亦會得到改善。與此同時,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會下降,他認為在「無家可歸週」,大家應該謹記有甚麼是有功用的。

但緊急房屋只是剛剛開始。在那些地區工作的人表示:一旦人們離開緊急住所,就需要更多的長期社會住屋。

休斯(Digby Hughes)是新州無家可歸機構的資深政策和研究員。他認為,芬蘭擁有解決無家可歸者的好模版,讓露宿在芬蘭成為了歷史。

休斯指出芬蘭通過所謂的「住屋優先」做到了這一點,然後環繞弱勢群體需要提供不同支持,其中可能是藥物和酒精,心理健康,後天性腦損傷。如果這是一個逃避家庭暴力的婦女,那麼可能會得到不同支持,無論他們需要任何援助,當局亦會提供他們需要的支持,而這些弱細社群需維持自己的住屋。過去幾年間,新州的表現令人滿意。因為服務提供者十分有技巧地為住宿者提供支援。

維州政府表示,它將從私人租務市場租用1100個住處及盡快釋出當日州選承諾的首1000個新社會房屋。

聯邦勞工局敦促莫里森政府為建設更多的社會住房提供資金,他說,在經濟危機時期,住屋建設通常在經濟復甦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