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專家代表: 新冠病毒從武漢病毒研究所洩漏是「極不可能」

Marion Koopmans and Peter Ben Embarek of the WHO team farewell their Chinese counterpart Liang Wannianin in Wuhan, China, 9 February 2021.

Marion Koopmans and Peter Ben Embarek of the WHO team farewell their Chinese counterpart Liang Wannianin in Wuhan, China, 9 February 2021. Source: AAP

世衛專家小組到中國武漢尋找新冠病毒源頭經已有接近兩星期,而專家小組於昨天(9/2)傍晚,與中方專家舉行簡報會公佈目前找到的研究結果。


世衛的其中一名代表、來自丹麥動物疾病專家安巴雷克指,對有人懷疑新型冠狀病毒是從武漢病毒研究所洩漏是「極不可能」的事。

安巴雷克表示:『要從病毒研究這個地方洩漏任何東西的可能性極低。如果審查實驗室發生事故的歷史,這個情況是極為罕見的事,所以應該並非爆發的源頭,亦不會定期發生這樣的事。』

安巴雷克又指出,今次小組到武漢的研究認為,病毒很有可能是透過中間宿主傳給人類。同時,他們亦認為研究結果,並沒有顛覆對疫情的理解,但卻無疑加深了外界對疫情初期細節的認識。他又表示,專家小組在進行研究前歸納了四個假設,其中,認為病毒由宿主傳播到中間宿主,再由中間宿主傳給人類是「最有可能」的傳播途徑。而另一個假設就是病毒通過冷凍食品感染人類,他們認為這個亦是「非常之有可能」;另外,病毒直接由病毒宿主傳予人類亦是「有可能」,但可能性則相對較低;至於病毒是從實驗室洩漏這個假設是「極不可能」,所以毋須繼續探究。

在記者會上,聯合專家考察組的中方組長、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表示,病毒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假設只有兩個可能,當中由人工合成的假設早經已證實是無可能;而病毒研究所本身亦沒有發現有新型冠狀病毒,質疑是沒有洩漏的可能。 至於病毒的宿主及可能的中間宿主是什麼動物,專家組認為是有許多可能性,因為貓和水貂等動物均容易感染病毒,所以要作進一步研究。

梁萬年亦指出,雖然蝙蝠和穿山甲很可能是導致疫情的宿主,但在這兩個物種中發現的病毒和新冠病毒的相似度,並不足以相信是與新冠病毒有密切關係,可能還有其他物種是潛在的宿主。究竟專家小組們還有甚麼發現呢? 詳情請聽鄺美玲同梁焱剛的報導。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