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生意仍屹立不倒靠甚麼?

在雪梨開設一間與別不同茶館的老闆楊柏源, 談談他如何在疫情之下生存而沒有被淘汰的故事。

在雪梨開設一間與別不同茶館的老闆楊柏源, 談談他如何在疫情之下生存而沒有被淘汰的故事。 Source: SBS Cantonese/Raymond Leung

一轉眼,新冠疫情經已肆虐超過一年,而不少小生意在過去一年所受到的衝擊確實不少,有些甚至要面對結業的命運,但亦有些卻仍然屹立不倒,在今天的【社區專訪】中,鄺美玲訪問了一位在雪梨開設一間與別不同茶館的老闆楊柏源, 談談他如何在疫情之下仍然生存而沒有遭到淘汰。


其實楊先生於2002年經已開始茶館的生意,當時都是希望將中國文化帶給澳洲的本地人, 同時,為了要推廣中國文化,當年他亦積極參與一些好像龍舟比賽、雪梨市政廳的新年活動和郵票設計等的工作。

不少小生意在過去一年均受到不少衝擊,有些更要面對結業的命運,而楊先生亦說,去年三、四月疫情發生的初期,他們也面對不少困難,差不多要關門。但幸運的是, 他們在疫情前經已開展了網上生意,同時,期間亦有不少舊顧客繼續在疫情期間光顧,而靠著賣茶葉、茶具和一些冰鮮點心, 楊先生說,亦能勉強將生意撐過去。

同時,他亦表示,也要感謝太太在這段期間不斷學習使用網上平台推動生意,結果也能夠令生意走出逆境。雖然政府在疫情期間亦有給予小生意人士一些好像【創職位】 (Job Maker) 和 【保職位】(Job Keeper)等的津貼,但楊先生說:『由於政府規定有關生意的生意額必須要比去年下降超過三成, 但我們茶館的生意又未至於那麼惡劣,所以我們一直都是靠自己的經營方式來【自救】, 同時,亦不希望浪費政府的資源,而希望將這些資源給予一些真正有需要的人士,所以,在過去一年,我們都沒有申請政府任何津貼。』而他們都只是用自己的方法,繼續默默經營。

雖然在疫情期間,許多航空和船運公司的業務都不多不少受到疫情影響而令貨物延誤,但由於茶館一直都是售賣一些來自台灣、中國及澳洲本地的茶葉,所以在貨品來源上,亦沒有出現短缺的現象。究竟楊先生對一些經營小生意的人士在面對疫情的挑戰時,又有些甚麼忠告呢? 那便請大家收聽這節訪問。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