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新冠疫情敲响澳零售业“丧钟”?

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在4月下旬对澳大利亚消费者的调查发现,网购比例从4年前的39%增加到76%,一些五六十岁的澳洲人初尝网购乐趣。此次疫情是否会成为澳洲零售业的转型契机?

Bargain hunters have spent an estimated $2.3 billion at this year's Boxing Day sales.

Shoppers with clearance items are seen during in David Jones department store in Sydney, Monday, Dec 26, 2016. C.(AAP Image/Sam Mooy) Source: AAP

最近,由于澳大利亚各州纷纷放松新冠疫情的社交禁令,悉尼、墨尔本等首府城市的购物中心又开始人头攒动起来,但零售业遭到的打击看起来却很难逆转。比如在社交禁令执行最严格时期都没有关店的澳大利亚百货巨头David Jones,终于还是扛不住疫情的打击,于5月27日正式宣布,关闭全国48家门店中的部分商店。

更令部分人痛心的是Target那个醒目的红色靶心标志可能会彻底从澳大利亚的很多地方消失。上月Target的母公司西农集团(Wesfarmers)宣布,对全澳280多家Target门店进行重组,有多达167家Target和Target Country门店将被关闭或转换为Kmart门店,1300人面临被裁风险。

仅仅在过去的五个月中,关门大吉的零售品牌就有 Bardot、Jeanswest、Kikki K、Tigerlily、Harris Scarfe、Colette、Ishka、Curious Planet、Aussie Disposals和G Star等等。

因此不少人都认为,新冠疫情成为了压垮澳洲原本就疲软不堪的零售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Boxing Day shopping
Source: AAP
数据似乎也支持这样的看法:经过了3月份疯狂“囤货”带来的零售数据高企,4月份消费者真正感受到了疫情对收入的影响,开始“合上了他们的钱包”,澳大利亚的零售总额暴跌17.9%,达到3月增长8.5%的两倍多,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跌幅。所有零售类别的消费都在下降,包括食品和杂货。随着对疫情的恐慌情绪逐渐受控,人们不再对大米、面粉和罐头食物进行囤积,也使得不易腐坏的食物消费从3月份的增长39%变成4月下降23.7%。

社交限制催生网购热潮

然而,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这份统计局发布的报告中另一个有意思的数字:3月在线销售占总零售的7%,而到了4月就增加到10%。事实上,零售业并不会真的死亡,因为只要有人在,就有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就必须通过零售业来满足,变化的只是零售行业的运行方式而已。事实上,许多传统零售商的门店业务虽然受到疫情严重打击,但线上销售却“如火如荼”,增长超过20%。

比如前文所述的David Jones就有类似现象,虽然疫情期间多家门店保持营业,但人流量减少,导致截至4月30日的八周内,其销售额下降了35.8%。但在疫情最为严重的3月份,其在线销售暴增了108%,占据了总销售额的20.3%;而整个2020下半财年,在线销售更是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甚至由于线上销售增量,导致该公司总体销售额跌幅不够,无法满足申请留工津贴(JobKeeper payment)的条件。

另一个案例来自澳洲著名鞋类零售商Accent Group:在疫情袭来时,其关闭了澳新的500多家门店。但在停产3-4天后,他们发现公司在线销售呈指数级增长。公司决定用门店的库存来支持在线订单,直到门店重新开业为止。其在线销售额在4月的最后两周内达到每天80万至110万澳元,而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为25万澳元。尽管现在公司旗下的品牌店如Platypus、Hype DC、Sketchers等都逐渐重新开业,但管理层已经表示,网上购物的规模实际上比实体店要强劲,他们仍将继续学习运营线上店,并将考虑增加线下店的数量。
Senior woman with digital tablet
Senior woman with digital tablet Source: Getty Images
线下转线上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发生的零售行业趋势,澳洲也不例外,只是受到消费习惯和物流限制等,这个变化速度更慢。但疫情的爆发已经开始引发需求端——也就是消费者转向线上消费的速度加快。

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在4月下旬对澳大利亚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就发现网上购物的比例已从4年前的39%增加到76%。调查显示,有很多人承认自己是“被迫采取新的购物行为”,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表示将继续这种行为,会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在线消费的可能。最重要的是,调查发现4月有更多的澳大利亚婴儿潮一代的老年人开始在网上购物。这些年龄在五六十岁的人们,纷纷体验了他们的首次在线购物乐趣,而之前他们更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的传统零售商网店购买东西。

线下转线上,澳洲如何学习美国经验?

可以说,这次疫情成为了驱使澳洲全民线上购物的重要转折点,而这一次的变化也成为了一些传统零售公司更加主动参与到线上渠道中来的最大契机。事实上,由于澳洲地广人稀导致的物流成本过高,使得其线上销售始终受到阻碍,也不容易出现中国这样的低成本送货网络。因此,澳洲可能更需要参考美国的相关经验。

和中国不同,美国的传统零售业发展了更长时间,如沃尔玛仍是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有着如毛细血管般的实体网络和供应链。随着亚马逊的崛起,美国的传统零售承受了多年打击,同时也摸索出了一套应对“法门”:开拓在线商城,并在产品规划和采购方面全面整合网上与实体销售,利用全国的实体店作为额外的分销中心和商品退换点。虽然澳大利亚的Target要面临关店局面,但美国Target却和沃尔玛一样,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进行店铺改造,提供网购订单开车自提服务,并获取了不少的成功,而且许多产品从遍布全美的门店直接发货,减少了物流成本。
澳大利亚的人口结构和分部情况与美国更为接近,除了首府城市的CBD,大量地区都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低。对于在线零售而言,这就造成购买规模不大、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也成为澳大利亚电商行业却迟迟无法像中国一样蓬勃发展的限制因素。不少澳大利亚人原本的生活模式是日常开车前往家里附近的小型社区购物中心采购生活所需,所以当地的购物中心往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零售品牌分布均匀。传统零售商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已有的门店网络,作为仓库、体验店和领取订单退换货的客户中心。这很有可能才是未来澳洲传统零售进一步转向线上线下结合的最佳选择,并且由于自己遍布全国的网点,反而成为其在新的零售业竞争中的一大优势。

(本文作者魏睿昊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不能替代财务建议,如有财务投资请自行咨询您的理财顾问。)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进行广泛的冠状病毒测试。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您现在可以在手机上下载联邦政府推出的冠状病毒追踪应用程序COVIDSafe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向澳大利亚多元社区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

更多信息前往,您同时可以收藏该网站关于

关注更多澳洲新闻,请在Facebook上关注SBS Mandarin,或在微博上关注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



分享
Published 29 May 2020 4:14pm
Updated 29 May 2020 4:21pm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