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价格存隐形歧视?这些“不敏感”个人信息可能影响保险定价

保险价格歧视问题持续发展的部分原因是保险公司对大数据的广泛使用,消费者认为“不敏感”的信息可能会影响到其购买保险的价格。

Insurance (Flickr/GotCredit)

Insurance (Flickr/GotCredit) Source: Flickr/GotCredit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公平的歧视和区别对待一直是保险业的重要话题。

两个人去同一家保险公司购买相同类型的车保,由于年龄以及所开车的品牌类型的不同,以及其他一些竞价因素的差异,它们最终需要支付的保险价格可能也会不同。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会认为保险公司对这个保险产品进行区别定价是公平的,因为本身不同被保险人或者被保险实体将来所产生的保费预期是不一样的。

不过,新南威尔士大学风险与精算学院高级讲师Fei Huang黄斐博士最近的一个研究项目对保险定价的分类和歧视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保险业歧视问题的持续发展部分是由于保险公司对大数据的广泛使用。

“不敏感”信息带来的保险歧视

我们去保险公司购买产品的时候一般会填一些表格,提供跟自己或者和被保险实体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自然会成为保险公司进行定价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种族,国籍,宗教信仰等这些信息被认为是敏感的特征,是不能用于保险定价的,但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尽管我们在购买保险时不会提供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也不会直接从消费者那里收集这些敏感信息,但也并不意味着能够避免保险歧视。

黄斐博士告诉SBS中文,“一些消费者也会自愿提供并且授权保险公司使用一些其他信息,特别是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例如GPS的信息,家里的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用来改善健康状况可穿戴设备的信息等。如果这些信息是由消费者自愿提供给保险公司并且不认为是敏感信息的话,保险公司通常是可以将这些信息用来进行保险分类和定价的”。
Fitness trackers
Some insurers use fitness tracker data to establish premiums. Source: YouTube
但是,还有一些信息可能不是由消费者直接提供并授权保险公司使用的。如果保险公司使用了这种比较私密的从外部途径获得的和保险人有关的信息来进行保险分类和定价的话,就可能会引发和隐私有关的问题。例如,如果保险公司通过外部渠道获得了艾滋病毒的感染状况、婚姻状况、性取向、基因信息等,这就会触发隐私问题。

黄博士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通常也会担心保险公司可能会对一些类似的其他信息感兴趣,例如我们去过什么地方、观看过的电影、打过的电话、在超市的购物清单等等,这些信息可能对于理解这个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或者未来提出保险索赔的可能性等有帮助。

如果说用户不知道这些信息已经被获取使用,保险公司会受隐私法和反歧视法的限制,它们必须仔细研究能不能使用这些信息。如果使用了敏感的或者被禁止使用的信息进行了保险定价,就会出现所谓的保险歧视的问题。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下的保险隐形歧视

在被消费者直接提供或者授权使用的大数据中存在的一些特征信息可能会被保险公司使用。这些表面上是中性的或者是和被禁止使用的敏感信息不相关,但实际上却是密切相关的。

这种情况就可能会构成一种间接的歧视,或者隐形的歧视。

黄斐博士就此举例说,“在欧盟的有些国家,性别是不可以在保险上使用的,但是,人们发现汽车发动机的大小其实是和性别密切相关的,男性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大发动机,女性青年选择小发动机,即使在这些国家不可以使用性别给保险定价,但却使用了发动机的大小信息间接推理出性别信息。这就是所谓的隐形或者间接歧视”。
Google will pay a big fine allegations that it broke federal law by collecting the YouTube data of kids
Google will pay a big fine allegations that it broke federal law by collecting the YouTube data of kids Source: AP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被广泛使用的情况下,这种间接歧视可能会更加突出。

她解释说,大数据本身并没有改变保险歧视的基本问题,但是由于使用了大数据和一些非常高级的人工智能算法,其解释可能会比较差,所以有关隐私和间接歧视的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这也是现在许多保险公司、精算师协会、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等很多相关机构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保险如何定价?

保险的价格通常是根据相应的保险产品所产生的费用而定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黄博士告诉SBS中文,费用也就是一种成本,就是将风险从保单持有人转移到保险公司的成本,这部分成本主要跟三方面有关。一方面是保险理赔,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将来对这个保单持有人所进行的赔偿这方面进行一个估计;第二是与保单和理赔相关的一些公司会产生的费用支出;第三方面是保险公司为将来的保险业务需要提供所需资金的这个成本。
但成本并不是决定价格的唯一因素,其他可能会影响价格的因素还包括替代品的市场价格,公司的自保成本或者个人的自保成本,还有其他保险公司提供的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以及客户忠诚度或者客户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最终影响保险价格的因素。

保险定价和一般其他的产品定价有不太一样的地方,它会对保险产品进行风险分类和有区别的定价。

黄博士举例说,汽车保险公司通常可能会向比较年轻的驾驶员收取高一点的费用,因为年长的驾驶员通常被认为行使会更安全一点,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也会担心不公平的保险定价。

鉴于这种担忧,保险市场的监管者或者政策制定者都会对保险公司如何对保险产品进行分类施加限制,例如,会允许保险公司根据年龄进行区分定价,但是不允许根据驾驶者的头发颜色来定价,因为头发颜色通常跟事故发生的风险不相关。

新冠疫情会不会影响保险价格?

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各行各业都有深刻影响,保险业也不例外。黄博士表示,商业保险方面受影响比较大的可能有业务中断保险,事件取消保险等,消费者个人保险方面的健康人寿、旅行保险都受很大影响。
但她强调,新冠疫情的影响并不一定意味着保险更贵。例如,新冠疫情期间,旅行限制和封城因素让汽车保险的索赔数量大幅下降,因为受封城的限制,人们驾驶的次数减少,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更少。

黄博士说,她看到有一些保险公司可以允许消费者通过调整保险合同参数(例如降低行程里程数)来降低保费。另外,有一些医疗保险公司有比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为了减轻新冠疫情对消费者带来的经济压力,不少健康医疗保险公司将保费的增长推迟了六个月,以减轻客户经济压力,并且也将新冠的诊断和治疗自动纳入了当前的医保范围,以此作为保险公司对大流行的一个回应。

在人寿保险方面,在2020年4月份,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向金融服务理事会及其成员临时授权,确保一线医疗工作者不会因为新冠疫情而被排除在人寿的承保范围之外。

黄斐博士认为,在全球性和社会性的新冠大流行下,很多保险公司以及政府监管机构做出了积极回应,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保险的社会责任。保险公司不对新冠患者或疑似患者进行歧视,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信心。

不过,在不久的将来,新冠可能会失去大流行状态,退化成了一种普通疾病,新冠对保险定价的影响会和现在的认识不同。

本文系SBS中文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来函联系:chinese@sbs.com.au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12 March 2021 4:22pm
By Jason Li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