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成人忘记还款】「先买后付」可致恶果

澳洲证监署表示,部份「先买后付」消费者拖欠并累积大量债务,被迫「节衣缩食」。又警告指,有两成此类借贷服务的消费者错过还款期限。

An Afterpay sign

Afterpay has experienced strong growth in Australia and the US but it lost $22 million. (AAP) Source: AAP

要点:

  • 证监署检视六个「先买后付」服务的营办商,发现部份服务计划足以对消费者造成严重后果
  • 但证监署却并未提出建议,将相关借贷的监管方式与信用咭公司看齐
  • 业内企业正制定一套行为准则。但消费者倡议团体则警告指,自我监督机制「行不通」
但证监署(ASIC)却未有提出建议,将监管信用咭公司的监管机制扩大适用范围至提供「先买后付」服务的企业。有消费者倡议人士则担心,「先买后付」实际上是另一种令消费者累积大量债务的贷款服务。

报道,证监署发表的行业报告指,「先买后付」的欠债额在过去 12 个月急增接近一倍。涉及相关贷款服务的交易量由 2017-18 年度的 1,680 万宗,急增至 2018-19 年度的 3,200 万宗;增幅高达 90%。

服务商由于客户拖欠款项所收取的费用总额,亦在一年内急增 38% 至 4,300 万元。

证监署表示:「有小部份(此类服务的)客户正遭受伤害。」又指:「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部份使用『先买后付』服务的消费者正经历财政困境,需要削减必要开支(如膳食)或进一步借贷,以求准时偿还『先买后付』的欠款。」

在一众需要「节衣缩食」的客户中,有接近半数均不足 30 岁。另外,在那些申请额外贷款以准时偿还「先买后付」欠款的客户当中,更有接近七成人曾经错过还款期限,其中半数亦为 30 岁以下。

报告指:「消费者可能由于使用『先买后付』服务,而实际上支付较商品及服务原本金额较高的款项。」
澳洲证监署的报告综合六间「先买后付」服务营办商(包括 Afterpay、BrightePay、Humm、Openpay、Payright 及 Zip Pay)以及另外四间主要金融机构的数据。

由于「先买后付」服务并未被归类为信贷提供者,而且部份服务商所收取的是「费用」而非「利息」,因此不受《全国信贷条例》(National Credit Act)监管。

但证监署曾经表示,当局将针对相关行业修订法例,预料将在 2021 年 10 月实施全新守则。

但消费者倡议组织「消费者行动法律中心」(Consumer Action Law Centre)行政总监布罗迪(Gerard Brody)表示,采纳新守则确实可望减少消费者被收取高昂逾期还款费用,但仍希望本地相关的负责任借贷及其他借贷法例能适用于「先买后付」企业。

而即使业界目前经已开始着手制定行为守则,布罗迪警告指自我监督这个方式「行不通」。他说:「一个自我监督实行的行为守则并不足够。特别是守则仅适用于自愿遵守守则的『先买后付』服务提供者,而并不会涵盖全部公司。」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或订阅


分享
Published 16 November 2020 1:41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