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灵顿疫情隔离小记:“猎熊”游戏为新西兰人带来的慰藉

新西兰政府倡导“猎熊”游戏,于是家家户户的窗台上、汽车里都摆满了各式毛绒玩具,供路过的孩子们玩耍。“霍乱时期”的新西兰,似乎成了一个童话的国度。

Quarantine life in Wellington

Quarantine life in Wellington Source: Xiaoming Xue

进入2020年,从中国到西方,人类社会仿佛渐次进入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笔下的科幻世界,很多以前重要的东西变得不再重要,不重要的东西突然变得重要;很多事情在突然加速发展,另外一些事情猛然停了下来;总之,这个世界呼啸而过,再也回不去了。

疫情爆发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住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起初,中国的朋友告诉我武汉发现疫情的消息,我并没有在意,对于我这样在中国经历过SARS的人看来,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手段和资源去控制任何此类传染病。直到1月23日,我目瞪口呆地看着中国政府突然宣布武汉封城的消息,猛然醒悟过来,这不是一般的传染病,这是一场类似小行星撞地球那样的灾难。

从此之后,一边是新闻里,对中国疫情铺天盖地的各种报道,各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段子在坊间流传;另一边是在现实生活中,惠灵顿一片阳光普照,鸟语花香,人们坐在街边的咖啡馆里,三五成群,慵懒的喧嚣泡在flat white的香气里,他们的狗就拴在咖啡馆门口的电线杆上,吐着舌头喘着气,悠哉悠哉;这一切,看起来那么不真实。

再后来,就是十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奇迹,全中国进入严格的封城模式,武汉方舱医院内部情况的视频在互联网上流传:《火红的萨日朗》旋律下,穿着防护服、笨重的像宇航员一样的医护人员带领轻症患者跳广场舞。我泪流满面地看完这些视频,忽然如释重负:什么样的病毒都无法击败这样乐观而勇敢的人民。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位来自西班牙的网友在视频下留言说:在疫情流行的艰难时刻里,人类所表现出来的伟大人性是多么的可贵,祈祷武汉人民早日战胜疫情。那时,疫情还没有在欧洲登陆,而如今,西班牙也饱受疫情的磨难;这位善良的西班牙朋友今天是否平安健康?

这时已经到了2月份,澳洲和新西兰都还没有疫情确诊病例,一切生活如常。那是周六的一个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开车从惠灵顿的市区赶往卫星城Petone踢球。行驶在蜿蜒的海滨公路上,碧绿的海水就在车窗下荡漾,阳光打在海面上折射出金色的光。冷不防一丝悲伤涌上心头:如果疫情也在这里爆发,会杀死很多人的。

就像《指环王》里的霍比特人一样,新西兰人民友好善良,乐于助人,彬彬有礼,过着与世无争的淳朴生活,我出门的时候甚至不用担心有没有锁门;丢过两次钱包,两次都被人捡到送去了派出所,分文不少;行车互相礼让;在外遇到麻烦,总有素不相识的路人问我是否需要帮助……突然间,病毒也有可能在这些可爱的人们当中流传,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或许会杀死其中很多人。这个念头折磨着我,令我难受不已。
Quarantine life in Wellington
Quarantine life in Wellington Source: Xiaoming Xue
终于在3月份的一天里,新西兰确诊了第一例COVID-19病例。随后,几乎每天都有新增病例爆出,群体性感染事件也频频爆出,病毒似乎悄无声息地在社区中开始流传。人们开始抢购口罩、洗手液、囤积食品,主流媒体则在争论到底是否需要戴口罩。

终于,新西兰政府宣布从3月25日开始全国封城。城市之间的公共交通全部中断,只有医院、超市这样的民生必须行业才准许继续营业,除非购买生活必需品,所有人都必须待在家里。新西兰警方则保持了一贯的幽默精神,拍摄短片,用滑稽剧的方式告诉全国人民,在封城期间,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必须禁止的。

在封城之初,为了缓解人民的紧张情绪,疏导心理压力,新西兰政府倡导“猎熊”游戏,号召民众广泛参与。所谓“猎熊”游戏,是指居民拿出家里的毛绒玩具,摆放在自家窗台或者汽车挡风玻璃里,这样,当孩子们在社区里活动时(封城时期在自家附近街区散步是合法的),就可以和这些可爱的、毛绒绒的家伙们玩耍了。

于是,一夜之间,家家户户的窗台上、汽车里,都摆满了各式毛绒玩具,有人把半人高的毛绒玩具熊放在汽车副驾驶座位上,再扣上安全带,还有人把一人多高的巨型玩具熊放在自家前院篮球架子的篮筐上,傲视众生。“霍乱时期”的新西兰,似乎成了一个童话的国度。
Quarantine life in Wellington
Quarantine life in Wellington Source: Xiaoming Xue
在封城期间,我一直庆幸生活在新西兰。毕竟这个国家以景色秀丽、地广人稀著称,即便是在正常时期,似乎也很难看见行人;我又住在山上,步行所及,到处都是壮美的大自然,这壮美的大自然,也与我生活的社区自然融合为一体,于是人们默认那壮美的大自然就是“自家附近社区”的组成部分,在保持两米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徒步旅行的人似乎是比平时还要来的多,以前那些喜欢周末夜晚泡吧喝酒的人们,突然一下子热爱起大自然来,平时人迹罕至的山间徒步道,似乎热闹的像downtown的步行街,当然,那也只是新西兰标准下的“热闹”。一开始,我进山的时候还戴着口罩,渐渐地,看着那些汗流浃背在山巅上跑步、骑车锻炼的人们,又默默地摘了下来,只有在万不得已去超市的时候,才重新戴上。

在封城的第一天,在我家门前,机动车道的转弯处,有人响应政府“猎熊游戏”的号召,在路边的树杈上放了一只硕大无比的毛绒玩具大狗,吐着舌头跟每一个路过的行人打着招呼,身下挂着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高伯力街猎熊处:来找我们吧,在窗户里,在车里,在路上就能看见!(HIGHBURY BEAR HUNT...Look for us in windows, cars; Visible from the road)”。
HIGHBURY BEAR HUNT
HIGHBURY BEAR HUNT Source: Xiaoming Xue
当我出门散步,看到这个可爱的大家伙时,大笑不已,似乎病毒也没有那么可怕了,毕竟只要我们还保持着幽默感,病毒就不可能打垮我们。

是的,病毒没有能够打垮我们,4月28日,新西兰政府宣布解除Level 4的封城措施,阿德恩总理振臂高呼,我们胜利了。
Lest We Forget 2020
Lest We Forget 2020 Source: Xiaoming Xue
我不知道未来是否还会发生波折,但我家门口马路边大树上的毛绒玩具大狗总是每天趴在那里,风雨无阻。有人在大狗下面立起另外一个标语牌,这个标语牌做成了红花的形状,上面写着:2020,永志不忘。

(本文作者薛晓明为悉尼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疫情期间居新西兰。转载须经SBS许可。)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聚会最多两人参与,除非您是与家人或同住者在一起;

如果您自认为已感染了这种病毒,请致电您的医生,请勿直接前去就医;或者您可致电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

如果您呼吸困难或遇到紧急医疗事故,请致电000。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向澳大利亚多元社区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

更多信息前往,您同时可以收藏该网站关于



分享
Published 30 April 2020 3:01pm
By Xiaoming X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