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中国与全球展开“疫情战”

2020年似乎是“世界工厂”失去信心的第一年,也是二十年来中国因外汇紧张而开始减少非必须品进口的外贸收缩转折点,还可能是中国民众告别出国旅游和出国留学的开端。

Australians are losing trust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Lowy Institute poll.

Australians are losing trust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Lowy Institute poll. Source: AAP

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可以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目前中国不仅面临来自美国的压力,也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压力。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最近说过“在这场冠状病毒危机之后,世界将永久性改变”,看来此言不假。为什么中国发起“战狼式外交”?它的这一战法能否助其解脱困境?这是西方国家正在关注的问题。

中国突然发起“战狼”外交

BBC中文网今年5月13日发表了一篇文章《疫情之下大行其道的中国“战狼”外交会不会成为新常态》,分析中共最近对世界上多个国家发起的“战狼”外交。这篇文章指出,中国外交言论最近呈现的新特征包括:对外界的指责加以直接的言语攻击,而非用理据驳斥或解释;以谤止谤,反击未经证实的言论,要么批评东道国处理疫情不利而将责任推卸给中国,要么扬言可能对东道国实施经济报复。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2月新上任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他3月13日在推特上称,“可能是美军将病毒带到武汉。”这一表述至今仍引起广泛争论。另外,3、4月里一批中国驻外大使馆几乎同时开火。比如,中国驻法大使馆发言人斥责法国某养老院在疫情中存在擅离职守,“导致老人饿死、病死”,并刊登一系列文章称,包括法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应对疫情不利。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威胁说,如果该国政府继续推动调查病毒源头,中国民众可能抵制澳大利亚的产品或者旅游。中国驻巴西大使则针对巴西总统的儿子指责中共“专制政权”的说法,在推特上称他访美后“感染思想病毒”。

就在昨天,中共的外宣官媒多维新闻网发表了一篇文章,《北京给澳大利亚的经济教训,大国的强硬无差别》。该文说,“堪培拉的政界、财经界人士在5月13日前后人心惶惶。该国几家主要谷物生产商听信‘中国正在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传言,沉浸在澳大利亚大麦或遭‘征收高达73.6%反倾销税和6.9%反补贴税’的恐惧中。该国的肉品产业也面临困境: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5月12日确认,中国已暂停从澳方四家最大的牛肉加工企业进口牛肉,其货品案值约数百万澳元……4月中下旬以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外长佩恩(Marise Payne)及内政部长达顿(Peter Dutton)等人先后从4月16日至26日间批评北京,提议派遣‘独立监察人员调查中国’。对此,中国外交部先在4月23日批评了澳方的‘政治操弄’行为,中国驻澳大使亦在4月28日接受采访时指出,澳方行为伤害中国感情,亦称中国消费者可能拒买澳红酒、牛肉等。至此,澳大利亚的遭遇业已成为北京与堪培拉之间心照不宣的结果。中国动用经济武器并非新闻,近十年来中国这项武器上的应用日臻成熟”。中共最近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威胁,是对BBC指出的“战狼外交”各种手法的一个最新注释。

山雨欲来风满楼

自去年底、今年初武汉疫情从中国向全球扩散,到5月14日为止,已使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434.7万人被感染,近30万人被夺去生命。这一疫情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也给大部分国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害和个人财产损失。世界上多个国家就中共在这次疫情扩散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国际公德、国际诚信、国际伦理方面的种种问题开始追责;而中共则像头孤狼,处境极其孤立,“战狼”外交就是“孤狼”的应对战略。可以说,这场国际追责风暴才刚刚开始。

对中共来说,首当其冲的是来自美国的压力,这些压力既来自白宫,也来自美国国会、民间、各州检察长及法院。白宫出于外交考虑,保持比较低的姿态,以免把外交渠道堵死;但国会没这个顾忌,日前美国9名共和党参议员推出了《2019年新冠病毒问责法》,他们要求,若中国不配合,不全面说明导致新冠病毒爆发的过程,交代疫情的真实来源,就会授权美国总统制裁中国,制裁手段包括冻结资产、旅游禁令和撤销签证,以及限制中国企业向美国金融机构借贷和禁止中国公司于美国交易所上市等。此外,美国17个州的共和党检察长签署公开信,要求国会就中国在新冠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召开听证会,信中指控中国隐瞒了新冠病毒的严重性,对美国造成了破坏。

国际压力也同样来自澳大利亚和欧洲。德国和爱沙尼亚5月12日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提交一个决议版本,德国驻联合国大使赫斯根(Christoph Heusgen)5月12日批评安理会对疫情保持“死寂一般的沉默”;爱沙尼亚驻联合国大使尤尔根森 (Sven Jurgenson)表示,“我们必须从这个僵局中找到出路,安理会未能在这个问题上履行我们的责任,真的是耻辱。”此前,欧盟官员为纪念中欧建交45周年而撰写了文章,中共要删除文中关于冠状病毒大流行始于中国并蔓延全球的语句,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党首候选人诺伯特·罗特根(Norbert Röttgen)在Twitter上表示,“对外发表统一的意见很重要,但必须反映欧洲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呼吁20国集团中的债权国停止向低收入国家收取贷款利息,但中国坚持继续向非洲的低收入国家收取商业贷款利息,此举将迫使这些贫穷国家在还债和进口食品和药物等必要物品之间做出选择。中非关系恶化了,“一带一路”计划开始面临危机。加纳财长肯·奥佛里-阿塔(Ken Ofori-Atta)日前在华盛顿智库全球发展中心表示,他认为,中国应该更大力度地削减债务,非洲欠中国的债务超过1450亿美元,其中80亿美元需要今年偿付。他说,这需要得到考虑,因为那简直就是末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中心中非研究所所长德博拉·布劳蒂加姆(Deborah Brautigam)在网络杂志《外交官》上撰文提到,中国为非洲49个政府及其国有企业提供1520亿美元的上千个贷款项目,但自2000年以来中国在非洲免除的债务只占贷款总量的5%不到。

中共进入“疫情战”

这里说的“疫情战”不是指各国为抗疫所做的努力,而是指各国与中共之间就疫情追责诉求而在国际公共关系领域内正进行着的“战斗”。由于追责的结果可能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全球各国或许会跟进的索赔数额大到中共倾囊难支,因此,中共目前的底线是拒认责任,拒绝赔偿。中共军方人士乔良最近说,各国关于追责和索赔的诉求,“这些都属于异想天开”。

针对中国的全球疫情追责显然已成为一场中共与世界上多个国家之间的“疫情战”。这场“疫情战”是各国度过各自的国内防疫最艰难时刻之后,国际关系领域出现的一种世界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国际公共关系危机。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看到,这场“疫情战”有四条战线:第一,追源头;第二,查隐瞒;第三,追责任;第四,求索赔。
中共隐瞒疫情真相,其实大部分事实都已公开:先是打压说真话的医生;然后说没去过华南海鲜市场的人没事;再就是让世界卫生组织表态,不会人传人;最后是宣称,没发病的人感染了也不传染。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联邦情报局掌握的消息显示,疫情爆发后,中国曾在最高层面敦促世界卫生组织推迟发布全球警告。毫无疑问,这些做法都加剧了全球疫情和死亡人数的暴增。

中共为什么不会在国际追责和索赔问题上让步?对它来说,让步或硬扛,反正都是输,让步甚至可能输得更多,因为在追责方面让了步,就直接面临巨额的索赔问题。既然中共艰拒与疫情相关的赔偿,它就一定会在追责问题上顽抗到底。这就是因疫情问题而产生的国际公共关系危机展现为“疫情战”的原因。中共为了避免全球追责,只能否认隐瞒行为,同时拒绝外来调查。它在“疫情战”当中表现出两个特点:第一,尽量回避隐瞒疫情的责任,怒怼任何批评;第二,希望全球忘记中共的专制体制从来隐瞒疫情这一制度特征,想从疫情产生国转换到普通受害国的位置,避免任何关于疫情源头的国际追责。而中共为此发起的“战狼”外交则加重了国际社会的不满,中共的孤狼状态不但难以化解,而且与国际社会呈持续的对抗态势,中共与国际社会以往建立的一些互信及合作空间不断地被压缩。

“躲不过去摆不平,手中无牌只能顶”

我用十四个字来概括中国目前的处境,那就是,“躲不过去摆不平,手中无牌只能顶”。“躲不过去”是指疫情追责躲不过;“摆不平”指的是,靠在各国寻找、拉拢盟友也无法解围,由于疫情追责涉及国际公德、国际诚信和国际伦理,西方政治家和媒体很难站到中共一边;“手中无牌”的含义是,中共也没法用利益交换来封口,因为利益交换要“银子”,而中共现在最缺的就是外汇;“只能顶”就是采用“战狼”外交来应付困局。

虽然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目前仍达3万亿美元,其中可机动使用的不到2千亿。因为中国有高达2万亿美元的外债,其中大部分是短期债务,再加上属于在华外企随时可撤资的5400亿美元直接投资,3万亿外汇储备当中中共可自主动用的仅有4600亿美元;而这4千多亿美元当中,支付2个月进口所需要的安全外汇存量就高达3千亿美元,剩下的机动外汇只有区区2千亿美元而已;按照美中经贸谈判第一阶段协议中方的美国产品采购承诺,今明两年就会耗尽这些机动外汇。所以,中国表面上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其中85%是向别人借来的,捉襟见肘的困窘一目了然。
中国的外贸顺差历来靠对美贸易,与其他国家的外贸则总体上基本是进出口相抵。随着美国公司在“世界工厂”大量取消订单,目前一半多订单已经取消,今后还有没有订单,已经无法期待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靠出口美国赚取外汇来进口美国产品的路子严重阻断,如果要继续执行美中经贸谈判第一阶段协议规定的进口量,势必动用压箱底的外汇,两年就用光了。这种情况下,美中经贸谈判第一阶段的协议已经变成空中楼阁,名存实亡。而这种局面和疫情战相结合,将进一步加剧美中关系的恶化。

对中国来说,除了货物贸易已经不能再提供外汇净收入,在服务方面还有大量逆差,主要是民航和船舶运输所必须支付的费用,以及国人出国旅游和留学所用外汇。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外汇短缺,最近国内各地开始要求上缴个人护照,甚至包括学生护照,非紧急出境者暂缓办理新护照申请,目的就是减少旅行、留学造成的外汇支出。很明显,今后这方面的管制会越来越紧,很多人恐怕再也不能出国旅游了,留学生需要的学费、生活费外汇也会被管制。

由于国际司法机构的无力和无能,以及各国通过国内司法裁断而有效求偿的难度很大,追责和索赔最后很可能要靠各国政府的行政手段;而这些行政手段的使用,无论是扣押中共官方资产,还是经济制裁措施,中共肯定会强烈反弹,并采取反制手段,因此“疫情战”的可预期走向将呈现出中共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日益紧张。

“疫情战”必然进一步冲击已经被美中贸易战动摇了的以中国为重心的经济全球化供应链,使得经济全球化从过去三十年的一国化(中国化)变成多元化,而这个过程也意味着中国从经济全球化当中被逐步边缘化。2020年似乎是“世界工厂”失去信心的第一年;也是二十年来中国因外汇紧张而开始减少非必须品进口的外贸收缩转折点;还可能是中国民众告别出国旅游和出国留学的开端。

声明:作者程晓农,博士,中国经济学家、转型问题学者、旅美学者。
以上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分享
Published 15 May 2020 10:10am
Updated 15 May 2020 12:34pm
By Xiaonong Che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