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大選】專訪西藏裔候選人:中國欺凌澳洲、粉碎香港民主

代表柏樂志民主聯盟出選今屆聯邦大選的新州 Bennelong 選區少數黨派候選人東杜(Kyinzom Dhongdue)接受 SBS 中文廣東話節目專訪時表示,中國「武器化」貿易關係來「欺凌」澳洲,又批評兩大主要政黨過去多個年代都未有解決「中國問題」。

Kyinzom Dhongdue interviewed by SBS Chinese

Kyinzom Dhongdue interviewed by SBS Chinese Source: SBS/ Ashley Mar

東杜在印度的西藏難民營出生,在 16 年前帶著一個行李箱、一幅達賴喇嘛的相片、一尊細佛像及一千元現金,以「無國籍人士」身份移民到澳洲。自此,她一直從事人權倡議及社區發展等工作。她說:「政治一直都是我命運的一部份。」

她表示,澳洲為她帶來一個充滿希望、機會及自由的新生命,希望透過參選國會回饋這個國家。她說:「澳洲是全世界最好的國家,但我不會將我們的自由及民主視為理所當然。」

東杜日前參與 SBS 電台舉辦的雪梨伊士活(Eastwood)選舉交流會,期間。她批評兩大政黨在過去 10 年以至 30 年,都未能解決「中國問題」。不過,她亦坦言,這並非僅是澳洲的問題。

她說:「澳洲及整個西方社會希望,透過與中國進行商業往來、加強經濟聯繫,不但會令彼此變得越來越富裕,同時亦能協助中國步向民主。的確,在過去二、三十年,中國及澳洲都變得越來越富裕;但在此同時,中國卻變得越來越專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人權、法治、基本人類尊嚴的打壓,已越演越烈。」
她補充:「我的原祖國西藏在 70 年前被中國入侵,鄰國兼維吾爾族人的祖國東突厥斯坦被中國侵略。正當世界今日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正確地表現出憤怒,對中國入侵西藏和東突厥斯坦(即「新疆」)的憤怒又在哪裡?」

「過去多屆政府都以保護貿易關係為名,對中國政府侵犯人權的行為及反人類的罪行置若罔聞。這不但是道德上的錯誤,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經濟上如此依賴單一國家,亦是相當危險的。」

建立一個「澳洲製造」的未來

東杜續指:「所以我們政黨提倡的是,建立一個『澳洲製造』的未來,而非『中國製造』,以讓我們可以站起來保護我們的民主價值,令中國不能以貿易關係作為武器、欺凌我們,甚至干預我們的政治組織、民主制度、大學學府以及 Bennelong 社區。」
「我們願景中的澳洲,是一個我們可以保護我們自己的民主價值及抵禦中國施壓的地方。同時,亦希望創造一個經濟上我們能自給自足的未來。」
她說:「我們的政黨致力於重新振興澳洲的製造業,將澳洲建設性一個可再生能源的超級大國,並使我們的出口市場更加多元化。我們清楚知道中國並非唯一的市場,我們的區內亦有南韓、印度、越南、泰國等不少新興及有前景的經濟體,可以讓我們深化與他們的關係。」

「同樣地,我們亦要加深與其他志同道合、可靠民主政體之間的關係。中國並非一個可靠的營商夥伴;他們『武器化』貿易關係來欺凌我們。」
LISTEN TO
Australia China relationship top the list of what Chinese voters are concern in this election image

澳中關係成華人選民關注議題

SBS Chinese

14/05/202211:36

動用「馬格尼茨基法案」制裁中國

當被問及澳洲在 2021 年年底通過的,東杜坦言有關法案經歷長時間的倡議、推動立法後終於成功落實,有賴不少國會議員的努力,包括已故參議員基欽(Kimberley Kitching)。
「我要藉此機會感謝她所作的貢獻。」
東杜表示,人權制裁法案是一個很重要、很有力的工具,就世界各地侵犯人權及各種暴行,追求政權及其領導人的責任。她說:「我並非只是在說中國,而是世界各地作出侵犯人權行為的國家領袖。」

但她亦重申:「我想特別提及中國,因為中國是全球人權紀錄最差的國家。如果我們由中國開始(進行制裁),我認為其他(侵犯人權的國家)就會一樣(受到制裁)。我們不能只要求細國的官員負上責任,而忽略強大的帝國。」

「反習標語」釀衝突 東杜:不少人表示歡迎、敬佩

東杜所屬的柏樂志民主聯盟(Drew Pavlou Democratic Alliance),由一直有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的前昆士蘭大學學生柏樂志(Drew Pavlou)成立,並在今次大選中首次派代表參選,而柏樂志本人亦參與競逐昆州參議院的議席。

柏樂志在 4 月 30 日及 5 月 7 日的連續兩個星期六,均有前往雪梨伊士活為東杜「拉票」助選,期間手持被指冒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標語,引起當地居民圍觀,有部份人向他指罵甚至動粗。

根據新州警方提供的最新消息指,當局已起訴一名在 4 月 30 日涉嫌的 48 歲男子。另外,就 5 月 7 日的事件,警方則起訴一名 22 歲男子,指他涉嫌;其後再控告同一名男子公眾地方或學校附近行為不檢。

48 歲男子將在 6 月 1 日出庭應訊,而 22 歲男子則分別須於 5 月 25 日及 6 月 1 日出庭應訊。柏樂志早前已證實,自己於 5 月 7 日被警方拘捕並羈留數小時後被起訴。

就 4 月 30 日的事件,東杜在受訪時表示,自己對有部份華人社區人士的行為感到驚訝。她說:「我並非說所有上星期(當日)在場的華裔澳洲人的表現都是不可接受。事實上,有不少人都對我們當日的和平示威活動,表示歡迎及敬佩。」
昆州參議院候選人柏樂志到Eastwood協助其黨於Bennelong選區候選人Kyinzom Dhongdue拉票。
昆州參議院候選人柏樂志到 Eastwood 協助其黨於 Bennelong 選區候選人 Kyinzom Dhongdue 拉票。 Source: Supplied

香港過去三年被「徹底改變」

東杜續指:「回想過來,柏樂志本人亦承認,當日(標語牌上)用詞可能有不當之處。」

「但儘管如此,這是一場和平的抗議,目的是為引起公眾對習近平獨裁政權的關注。他觸犯反人類的罪行,打壓西藏人、打壓維吾爾族人、粉碎了香港的民主。」
「10、20、30 年前,全世界都以為香港會改變中國。但如今,在我們最近兩、三年看到的是,中國已徹底改變了香港。今天,香港已是一個不同的世界。」
她說:「曾經,這是一個充滿活力、自由、繁榮的社會,但如今香港人生活在恐懼之中,民眾無法自由討論人權及民主。」

「我們在一個自由、民主、有主權、獨立的國家,我們有表達意見的自由、有行駛言論自由的權利,沒有人能凌駕在法律之上。」

工黨候選人:政府澳中關係上處理不當導致華人受歧視

東杜出選的是 Bennelong 選區,有 11.5 萬名選民;目前議席由自由黨眾議員亞歷山大(John Alexander)持有。他在上屆大選中僅以得票率 50.82% 勝出,但兩大黨比較則以 56.91% 勝過工黨。

亞歷山大在 2021 年年底宣佈將在來屆大選中退休,結束為時 12 年的眾議員生涯;其後自由黨宣佈派出肯尼迪(Simon Kennedy)接任亞歷山大出選。

澳洲廣播公司選舉分析員格林(Antony Green)此前表示,一向在當地受不少選民歡迎的亞歷山大宣佈退休,為兩黨聯盟帶來了失去議席的危險,令工黨有更大的機會重奪在 2010 年失去的議席。

肯尼迪在接受 SBS 中文廣東話節目訪問並談及澳中關係時表示,相信澳中關係將較以往越趨強勁,同時他亦肯定澳洲華人對本地社會所作出的貢獻。

肯尼迪說:「澳洲和中國是兩大貿易國家,而兩國進行貿易由來已久,我亦有信心這個關係會變得更為穩固。同時,華裔澳洲人是澳洲的重要資產,對我們的經濟如是,對我們的文化多樣性亦如是。」
Simon Kennedy and John Alexander interviewed by SBS Chinese
Simon Kennedy and John Alexander interviewed by SBS Chinese Source: SBS/ Ranky Law
但工黨候選人拉薩爾(Jerome Laxale)則批評,兩黨聯盟政府處理澳中關係不當,導致不少本地華人受到種族歧視。

他說:「每個澳洲政府都需要以澳洲的國家利益為先。但令澳洲人感到憤怒的,是莫理遜特別在對澳中關係上所講的言論,並無以澳洲的國家利益為先,反而是以他自己的利益為先。」

「而這樣做,最終亦傷害了社區中的華人被人大聲指責和受到種族仇恨的對待, 這完全是因為莫理遜的對華政策只是顧及他自己的利益。」
Jerome Laxale interviewed by SBS Chinese
Jerome Laxale interviewed by SBS Chinese Source: SBS/ Ranky Law
綠黨候選人亞當斯(Tony Adams)在受訪時承認,現時的中國比以往更具侵略性及挑釁性。

他說:「現時的中國比以往更具侵略性和更具挑釁性,但政府是應該要想出一個更好和更具外交性的方法來處理雙方的關係。莫理遜政府沒有妥善處理和中國的關係,令到澳洲由一個本來正在享受經濟上好處,變為在策略上出現問題的國家。」

其他在今屆大選中出選 Bennelong 議席的候選人,亦包括 Fusion 黨候選人奧古斯特(John August)、自由民主黨代表卡梅倫(Dougal Cameron)、澳洲聯合黨候選人科萊爾(Rhys Collyer)及一國黨的沃特森(Victor Waterson)。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6 May 2022 3:31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6pm
By Winmas Yu, Selina Ko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