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小知識】如何避免購入裂痕住宅?

雪梨的住宅大廈相繼出現裂痕而導致緊急疏散,令居民無奈「有家歸不得」。不少尋求置業的買家憂心忡忡,究竟如何才能夠避免買入有建築缺陷的住宅單位?

Should you build a new house or buy an established house

Source: Getty Images

等住宅大廈早前出現外牆裂縫、長期漏水、水浸和電線錯亂等問題。經過多番洽談,Mascot Tower業主終於達成共識,同意集資高達700萬元,預料總支出超過1000萬元。

爾爵律師行的鍾獻茹律師從法律觀點出發,解釋律師可如何幫助置業者減低風險。該文章寫道:

「一些樓房本來只是有簡單的漏水問題,但住戶不願出錢導致損毀擴大,最終要由新州公平交易廳強制管理公司接管,迫令業主支付數百萬元的維修費用。」

不可輕看樓房結構問題

樓房結構出現問題,維修的成本可以極高,即使保養期內不必自付維修成本,但自己的居所天天要做大工程,或者被迫搬遷至臨時地點,均會令自己和家人身心俱疲。

一些樓房本來只是有簡單的漏水問題,但住戶不願出錢導致損毀擴大,最終要由新州公平交易廳強制管理公司接管,業主要支付數百萬元的維修費用。

因此,置業者不得不慎。若你準備置業,買賣前要做足功課;若你已置業,則不要看輕任何的樓房缺陷問題。

發展商和承建商起底

發展商和承建商是否有好的往績?這是十分重要的。

曾有一幢出問題的樓房,業主以為承建商是大公司,但其實整個工程已外判給另一家規模較小的承建商負責,而且兩家承建商之間有過錢債糾紛。這種商業結構下建成的樓房,增加了不必要的風險,事前不難查出。

如果律師多走一步,查閱發展商和承建商的背景,或許可為置業者提供更多參考資料,作出較好的決定。

如果買的是樓花,可注意材料、品質和設備品牌。有聲譽和規模的發展商和建築商一般很樂意把保證品質的條款列明在合約中,加強買家的信心。

翻查業主委員會及管理公司紀錄

如果客戶購買的是已建成的分契式樓房,律師應該把歷年的業主委員會的會議紀錄及管理公司報告都翻看一篇,把潛在的問題告訴客戶 。

這些紀錄可清楚看到樓房的管理和業主委員會的財政是否完善,樓房有否揮之不去的問題等等。任何不明白或有懷疑的地方都應該查清楚。

有業主在買入雪梨北區一所物業時,誤以為其中一棟樓房天台的結構問題是小事,結果維修費用高達500萬元。好些住戶因無力支付維修費用,被迫賤價賣出物業。

置業前的基本步

如果要買的樓房已建成和建築的規模比較小,如獨立房屋,可在交換合約前,尋找盡責的建築顧問檢查物業的結構,也是巿場俗稱的「驗樓」。

報告必須採用:

澳洲建築標準來作評估;
• 列出觀察到的問題;
• 並評估問題會產生怎樣的長期影響。
• 法律程序冗長可免則免
• 法例也賦予買家有限的申訴期。

在 2012 年 2 月 1 日或以後簽訂合約,自工程結束起 6 年內發展商需要為「主要缺陷」負責;兩年內要為「非結構性缺陷」負責。如果 2012 年 2 月 1 日前簽下的合約,時間則為 7 年,覆蓋全部建築缺陷。

一旦進入法律程序,費用將非常昂貴,NCAT最高可處理 50 萬元的糾紛、區域法院 50 萬元至 75 萬元、最高法院 75 萬元以上,法庭等級愈上,訴訟成本愈高。

*本文僅提供一般資訊,不構成任何可依賴法律建議,讀者有任何疑問應先諮詢律師。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
Published 12 September 2019 11:00pm
By Jojo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