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門路】入境後逾期博庇護居留

一名馬來西亞男子現身說法,如何利用旅遊簽證入境,然後逾期居留,申請庇護簽證,在澳洲賺錢。

Nazuan Apis
Nazuan Apis在2016年以身試法,在網上申請為期3個月的旅遊簽證,進入澳洲境內之後,在維州西北區Robinvale的農場當黑工。

有中介建議他申請庇護簽證,他花了$100元企圖找門路留在澳洲工作賺錢。

庇護簽證容許持有效簽證入境人士申請居留,但要符合要求,及被判定為難民身份。

他們填寫申請表並請本地警察局簽署。

Nazuan 說他與其他15個合租屋住客都經相同中介申請庇護簽證,可是數星期後,中介連人帶錢消失。

他承認,是否申請庇護簽證,是彼此之間的共同話題,大家幾乎都是逾期居留,至於採用那一種途徑才是最有利,卻是意見分歧。

輾轉由珀斯到Kununurra、Mildura、 Orange,最後抵達雪梨,結果是由於家庭因素,令他決定回國。

他的另一名孩子,在沒有父親的陪同之下出生。

買了機票在機場時,Nazuan坦白向海關官員說出過去。對方將他手機的資訊及圖片全部復印,錄取口供,然後警告他以後不要再踏足澳洲。

回到馬來西亞,他說朋友最關心的就是他如何可以去到澳洲。

「每一個人都問我怎樣去澳洲,如何找工作,那裡可以賺錢。」

這個被聯邦多元文化部長伍德(Jason Wood)稱為「精心策劃的騙局」,每年,就有數以千計馬來西亞人到澳洲以難民身份申請居留。

國會的審計委員會2月份的一份報告指出,在2016-17年,即Nazuan尋求保護簽證的同一年, 來自馬來西亞申請庇護簽證的人數就高達26,247。

當中只有168人成功申請,但處理此類申請,就花費了納稅人幾乎$5000萬元。

馬來西亞副外交部長葉海亞(Marzuki Yahya)回應,了解到有好多人向澳洲申請庇護簽證,自稱受到不公平及歧視。

「他們都宣稱生命受到威脅,所要想獲得居留,但都只是藉口。」

「馬來西亞政府從未有壓迫公民,不論種族、宗教或政治取向,而人權在憲法上得到保障。」

分享
Published 9 July 2019 1:22pm
Updated 9 July 2019 7:53pm
By Ida Ch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