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招聘壓榨藍莓摘果工人 超低時薪僅3元

一項調查發現,新州北岸藍莓摘果園的工人被嚴重剝削工資及蓄意欠薪,最低每小時薪金只有3元。

Fruit pickers

An ABC investigation detailed underpayment and sexual harassment of backpackers hired to pick fruit. (AAP) Source: AAP

澳洲工人聯合工會(AWU)委託麥凱爾研究所((McKell Institute)進行一項調查,發現部份新州Coffs Harbour地區摘果園的招聘承包商,說服年輕的外地背包客接受遠低於法定水平的工資,以換取延長作旅遊簽證。

報導,經過為期三個月的調查,今日(12月4日)公佈的報告《Blue Harvest》指出,有招聘摘果工人的公司「嚴重及蓄意壓榨工人薪酬」,而被投訴拖欠工資時一般消失無影無蹤。

該報告表示:「缺乏政策保障下,蓬勃發展的藍莓產業令該區成為不法招聘公司下手的目標。」

報告指在Coffs Harbour沿海地區的藍莓果園,發現有招聘承包商在廣告上,寫明日薪只低至60元。
coffs harbours
Source: Pixabay
據估計,摘果業每年吸引3000名持工作旅遊簽證的外籍勞工,必須做滿88天鄉郊工作才可續簽。

而今年初新冠疫症封城期間,逼使數以千計背包客湧入該區,造成人手過剩的情況。

46歲女摘果工人Natalie在林火中失去位於新州Nimbin鎮的家園,如今住在露營車,逼於無奈靠摘果掙錢。

她在調查報告中透露:「我去到那裡,發現一天只能賺15至20元。」

她又指由於沒有電話訊號,招聘承包商甚至不准她離開,「最後我能離開,但卻被拖欠三星期應得的報酬」。

另一名28歲來自德國的背包客聲稱,其中有一次輪班只賺取每小時3元,連續工作17天下,平均時薪只有6.21元。

該調查亦發現其他類似故事,包括被壓榨工資、七天連續工作和其他不當對待。

報告指出,不法招聘公司透過Facebook、微信和Gumtree聘請摘果工人,將採摘水果訛稱成一份高薪厚職的「荀工」。

該報告敦促農業部長利特爾波特(David Littleproud)打撃不良風氣、提高罰款、加強抽查執法,並改革澳洲的簽證制度。

此外,報告亦呼籲制定新法例監管農場僱主執行法定最低時薪。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4 December 2020 11:39am
By Jojo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