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澳港青:香港抗爭前路主打海外

最近返回墨爾本的香港民主示威活動抗爭者 Max Mok 表示,重返澳洲後希望能建立澳洲人與香港人之間的聯繫,從而建立一個擁有相同價值觀及使命的共同體。

Demonstration in support of 2019 Hong Kong Protests. In Brisbane Australia, 29-Sep 2019.

Source: Wikimedia/ Andrew Mercer (CC BY-SA 4.0)

現年 20 歲、在香港出生的民主抗爭者 Max Mok,本身屬於澳洲公民,自小在香港長大,高中畢業後前往墨爾本入讀大學,但在 2019 年返回香港的「家」參與「反送中」示威活動。

他在接受 SBS 中文訪問時表示,在參與該場運動一段時間後,已知道終有一天要重返澳洲,只是不知道是在什麼時候。

他說:「這當然並非一個容易的選擇,但長遠而言對我最好。香港本身並非一個有發展空間的地方,因此離開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選擇。我依然會繼續關注香港或『做香港事』。」

香港抗爭之路「集中海外」

他認為,香港的抗爭前路將集中於海外。

他解釋,屬於他的一代的「香港人」本身已屬於一個「較為脆弱」的身份特性,只是基於文化或共同價值而團結一起。「反觀未來甚至目前的年輕一代,他們所受的中共教育制度,已不會與我們擁有共同價值或分享相同歷史觀,究竟他們是否我們認識的『香港人』?我不認為是。」

他認為,目前的一代「香港人」,只擁有有限的資源,亦是最後一批擁有相同價值的民族。「若花費太多資源或精力在一個難以動員力量的地方嘗試動員,縱然有用,但在海外將會有更大發展空間,亦較能支撐一段更長的時間。」

「我認為(抗爭)的本體將會是在海外,因為(在香港的)空間將會是相當細,細至一個地步是他們不會讓你有任何組織的能力。」

「堅定我離開的決心」

返回澳洲的當天,正值香港警方大舉搜捕 53 名民主派人士,指他們涉嫌以「民主派初選」煽動「顛覆國家政權」。Max 表示,當天感到既恐懼又憤怒:「被捕者當中有不少亦是我所尊敬的人士。我感覺就好像(政府要)趕盡殺絕。」

他又指:「眼見一些走在較前線的人被捕,反而更證明我需要離開,亦堅定了我離開的決心。因為反映的是,若果你希望在香港本土關注事務,在這個規範之內,基本上是沒有可能。」

當被問及澳洲民眾近年是否更多關注香港的狀況,Max 表示「關注一定較多」,但香港是否他們最優先關注的問題,則未必如是。

他說,舉例,澳洲民眾關注香港、關注緬甸的情況,是出於人權問題。世界各地出現人權問題他們都會甚至有責任去關注。因此,他們關注的並非香港的獨有問題。

Max 說:「過去他們對我們的關注只是出於情感上的聯繫,但我們(雙方)並未建立一個共同體,沒有一個共同使命或共同命運的概念,亦未有達成一個所謂『香港人與澳洲之間的連線』或『香港人與外國的連繫』。」

建立聯繫:「我們是戰友」

他說,重要的是,如何以移民或難民定居澳洲的身份,去協助澳洲人,並向澳洲人說:「我們幫助你,是因為我們亦曾受過這種苦難,同時亦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敵人。我們不是你們施捨恩惠的一群人,而是戰友。」

他表示,這個情況將需要大量政治參與,但目前是尚未可見的。

身為非牟利組織「Defend Democracy」(暫譯:捍衛民主)的副主席,Max 表示,這個組織的存在意義就是,能讓世界各地公民權利被掠奪的民族,在澳洲有發聲的機會。「因為他們前來澳洲的原因就是在原居地未能表達意見,而需要借助澳洲的民主空氣發聲。」

日前,香港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亦宣佈抵達澳洲,即將展開遊說工作,其中一個重點是推動本地立法,制裁侵犯香港人權的中港官員。
Ted Hui
許智峯在澳洲接受本台視像專訪。 Source: SBS
他在接受 SBS 表示,他選擇澳洲是因為想讓國會議員和官員看到香港的事,包括政府侵犯人權、警察濫用暴力、異見人士被打壓,而目前澳洲缺乏全職做國際遊說的政治人物,反觀歐洲和加拿大也有,故他藉此「分工補位」。

他說,他的遊說工作有三大目標:推動人權法立法、鼓勵澳洲經貿減少依賴北京、擴大收容港人的措施。

「我希望令國會議員和官員看清楚香港發生的事,希望他們可通過人權法,制裁香港和北京的官員干犯侵犯香港人權的事⋯⋯這是一個很清晰的訊息告訴全世界:澳洲政府是跟全世界在一起去支持香港人爭取民主自由。」

許智峯是第一位即使在封關禁令下仍然獲得豁免進入澳洲的香港政界人士。

中國大使館:促請澳方停止干預

中國駐坎培拉聯邦大使館在回覆 SBS 新聞查詢時表示,中方促請澳方停止干預香港事務,否則兩國關係將只會進一步受到破壞。

另外,對於澳洲政府在近超過十年來首次向香港人批出澳洲庇護簽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時亦指,中方在涉港問題上的立場一貫明確。「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涉。」

SBS 中文指,澳洲政府去年 12 月向不多於 5 名香港人批出了難民庇護簽證,批出率為 100%。

Max 在接受 SBS 中文訪問時表示,慶幸澳洲作出這個決定、批出庇護簽證,但「幅度可以再大一點」。他說:「很多類似的人權災難情況,澳洲都曾作出大規模批出簽證的舉動,包括越南船民、波斯尼亞戰爭等。」

「我們能否擴大計劃,將香港人的民族精神移到這個地方?澳洲究竟是否聽到我們的訴求,抑或只是選擇根據每一個個案逐一決定批出庇護簽證,這是我所擔心的事。」

優待港人「幅度不夠」

而至於澳洲政府為香港留學生及持臨時工作簽證的人士延長簽證期限五年的優待措施,Max 亦認為「絕對不夠」。他說:「據我所知,政府依然要求申請人擁有特定技能或擁有一定資本,附有很多條件或偏側。這是一個被美化的移民政策,而非一個庇護政策。」

聯邦內政部回覆 SBS 中文查詢時表示,根據有關計劃,合共有 2,584 名香港護照持有人獲當局延長簽證期限。另外,截至本年 2 月 5 日,當局亦向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批出 484 個簽證類別 485(臨時畢業生)簽證及 187 個簽證類別 482(臨時技術短缺)簽證。

至於政府去年承諾為香港護照持有人提供的「永久居留簽證途徑」,發言人則表示政府仍在制定計劃詳情,將在本年稍後時間公佈。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11 March 2021 4:13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