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澳洲打工遇詐騙陷阱 擔保移民夢碎

正因為僱主一句「幫你做移民擔保!」,令來澳打工的香港人Lana再度泥足深陷,一等再等,直至簽證有效期完結那天才夢醒過來。

Working Holiday

Source: AAP/JOHAN PALSSON FOTOGRAPHY

彈性高、申請容易的澳洲工作假期簽證一向廣受歡迎,是不少香港年輕人尋求出路的熱門選擇。然而,初到澳洲體驗,人生路不熟,難免容易成為被僱主剝削的對象。

六年前,香港人Lana毅然踏上征途,在凱恩斯一間接待中國內地團的華人旅遊車公司任職辦公室雜工。

對勞工權益一無所知

剛從香港來澳時,Lana坦言根本不了解在外地打工的權益,甚至不知道澳洲已實施最低工資勞工法例。

在凱恩斯澳洲其中最旺的旅遊景點工作,Lana每週工作平均60至80小時不等,時薪澳幣15元。接受主持人訪問時表示,「當時老闆支付現金出糧,沒有透過銀行出糧戶口繳稅和退休金。翻查澳洲政府資料,才發現不符合最低工資是違法的,因此公司願意讓步,承諾改為「包月」工作」。

所謂「包月」工作,意味著Lana可彈性時間上下班,但要24小時隨時候命接電話,跟進中國內地旅遊團的訂單和查詢。雖然出糧由現金支付改為銀行每月過數二千元,但她卻表示,扣除稅金和退休金,剩下來的生活費所餘無幾,變相二度剝削。

移民澳洲夢碎

港人Lana一心以為工作假期計劃可幫助她移民澳洲,豈料徒勞無功,反而更遇上「詐騙陷阱」──擔保移民簽證。

Lana憶述說:「當時前僱主開出更利誘的條件,承諾公司願意擔保(移民簽證),讓我留在澳洲工作」。

然而,Lana諮詢過多間移民代理後,發現其工作類型根本不符合僱主擔保計劃的申請資格。直至最後簽證快到期時,才換來前僱主冷冰冰的一句:「好,如果你支付20萬元,我便可以幫你申請簽證」。

一切原是徒然。
這是我應得的,我相信社會有公義。

華人勞工界欠薪是常態?

Lana認為在華人勞工界的旅遊業欠薪是等閒事。她說「相信有不少華人旅遊公司會聘請並剝削華人勞工。僱主往往又認為短期簽證的持有人難以追討欠薪,因此後者容易成為剝削對象。」

由第一天工作起便被長期拖糧的Lana表示,直至工作假期簽證有效期的最後一天,公司仍拖欠部份薪金。她說:「臨離職那天,公司與我簽署一張『欠薪合約』,列明欠薪金額四萬元和還款期限,但最後沒有兌現」。

雖然後來回澳追討,但無奈被僱主否認欠薪之餘,更慘遭拒諸門外。雖然聯絡公平工作廳和稅務局求助,並提供完整資料,可惜作用不大,亦欠缺真正的法律約束力。

六年過去,為討回公道,Lana決定諸訟小額錢債審裁處索償。雖然一切仍是未知是數,但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因為這是她應得的,亦相信社會有公義的。

最後,她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鼓勵更多華人為自己了解及爭取勞工權益。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4 December 2019 11:30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23pm
By Ivan Leung, Jojo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