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唐人街經營39年 富麗宮不敵WFH潮流下月結業

雪梨唐人街最大的酒樓之一富麗宮酒樓宣佈,下月結束39年的業務。其創辦人鍾氏夫婦的女兒、集團經理鍾綺華接受SBS中文專訪表示,雖然疫情好轉,但愈來愈多市區打工仔改為在家工作,加上廚房職員青黃不接,令生意難以為繼。

Marigold Restaurant

Sydney Chinatown's Marigold Restaurant is going to close down from 5th December 2021. Source: SBS Chinese

富麗宮酒樓(Marigold Restaurant)的週日(10月31日)晚上張貼結業啟事。啟事表示,新冠疫情打擊其宴會和平日的生意,加上所在大廈計劃擴建,故酒樓將於12月5日做完茶市後結業。

「過去39年裡,我們非常榮幸地服務雪梨人、跨州和海外遊客,其中許多人已成為我們的朋友。客戶的子孫與我們一起成長,並在餐廳舉行了他們的里程碑式的慶祝活動。我們還服務過企業和社區協會,見證了他們的成就。」
Marigold Restaurant
Marigold Restaurant announced its closure on the website. Source: Supplied
家族經營的富麗宮酒樓在1982年開業,見證來自香港和中國的移民潮,也是不少華人社團舉辦宴會的指定酒樓。它在全盛時間有3間分店,現在只剩下1991年開張、位於683 George Street的4樓和5樓的一間。

修路疫情雙重打擊

創辦人鍾氏夫婦的女兒鍾綺華(Connie Chung)向SBS中文表示,自從數年前George Street開始把行車路改建電車路,酒樓平日的午市生意已大受打擊,「修路後食客由可以坐巴士直達,變到要走很大段路才來到,只有一小時午飯時間根本不足夠。我們那時候還常常要透過電話帶路。」

直至去年底新輕鐵於2019年底通車,不久便爆發新冠疫症。Connie說,酒樓以往主要做飲茶和宴會生意,但疫情下宴會幾乎歸零。

她續道,附近大型機構辦公室的員工本來是其茶市的主要客源,但自從他們開始在家工作後,客源也大受影響,「我聽說澳洲廣播公司(ABC)的一些員工每星期只會回辦公室一兩天, 聯邦銀行(CBA)在Darling Quarter工作的不少職員又已調走。」
雪梨餐廳老闆闢謠:沒有全員中招  仍然開店營業
Marigold Restaurant Source: SBS Chinese
雖然疫情開始好轉,新州政府亦於下月1日起進一步解封,餐飲場所不再有人數限制,但這反而是「壓倒富麗宮最後一根稻草」。

Connie說,疫情下難以聘請足夠人手,人們不敢到市中心上班,也有一些移民因封關無法回到澳洲,「廚房很多老師傅已經60多歲,年輕人又不願意入行⋯⋯12月1日進一步解封後,再沒有每4平方米只能容納一人的限制,現有人手做不來。我們不想損害質素,所以寧願在高處時退下來。」

她表示,酒樓現時全職加兼職共60多名員工,平均工作了10多年,有人更由20多歲做到現在50多歲,她對這些「老臣子」既不捨又感激。

同樣不捨得的,還有一些光顧多年的熟客。Connie稱,有一些客人最初自己來幫襯,到後來三代同堂來飲茶,也有一些西人吃客一下飛機便拖著行李箱來,「我們公佈了結業消息後,有客人馬上打電話跟我們預約70人的座位要飲茶。」

見證港式酒樓風光年代

雪梨唐人街的老字號買少見少。去年8月,開業近40年的著名燒味店「得記」亦因疫情結業。今年8月另一間超過30年歷史的酒樓「金唐」也幾乎清盤,後來因債務重組方案獲通過而逃過一劫。
不過,酒樓其實在唐人街曾經「風光一時」。富麗宮的網站表示,該集團的第一間酒樓「舊富麗宮」於1982年開業時,是雪梨唐人街第一間香港式酒樓。

Connie憶述,在香港從事鐘表生意的父母七八十年代移居雪梨時,眼見唐人街的中式酒樓不多,所以在距離唐人街近半公里處的299 Sussex Street開設第一間酒樓,後來碰上香港和中國移民潮,加上愈來愈多本地人和遊客,令生意拾級而上,「酒樓對面有一個停車場,後來我們的生意好到停車場要加建數層。」

全盛時期,富麗宮共有3間酒樓,除了1982年開設的「舊富麗宮」,還有1986年後在Sussex Street和Liverpool Street轉角位的「富豪」,以及1991年在683 George Street現址的「新富麗宮」。

「後來我們發現,一些客人今天來這間,明天去另一間,來來去去都是那一群客人,畢竟雪梨的酒樓市場不是很大,所以便決定集中只做一間。」Connie說。

政客接觸華人第一線

鍾氏家族最終選擇留下的一間,由於地理位置之便,就在唐人街牌坊的斜對面,除了曾吸引到訪雪梨的一些明星如成龍、譚詠麟、郭富城和洪金寶光顧之外,也是很多華人社團聚餐甚至政客拉票的地方。

曾經在這裡舉辦活動的人,從澳洲聯邦政客到親中國共產黨,甚至親台灣的團體都有。

翻查資料,自由黨議員亞歷山大(John Alexander)於2017年曾於富麗宮舉行補選造勢大會,時任澳洲總理譚保(Malcolm Turnbull)亦有到場拉票。華人組織「澳華論壇」在富麗宮舉行周年晚宴時,時任外交部長庇雪(Julie Bishop)有份上台演講。
Marigold Restaurant
Malcolm Turnbull and John Alexander in a by-election campaign in Marigold Restaurant in 2017. Source: SBS/Koma Cheng
中國統戰組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在2016年為當時剛上任中國駐雪梨總領使的顧小杰,於富麗宮設置歡迎宴。在席人士包括時任和統會會長、現已被澳洲以《反外國干預法》取消永居簽證的中國商人黃向墨。

雪梨的台灣僑民亦曾在富麗宮設宴慶祝中華民國106周年,時任駐雪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王雪虹有份上台致詞。
Marigold Restaurant
Huang Xiangmo attended the welcoming ceremony for Gu Xiaojie, then Chinese Consulate General in Sydney in 2016. Source: SBS/Koma Cheng

未來再戰江湖?

根據富麗宮網站的公告,結業其中一個原因是酒樓所在大廈要向上加建。Connie表示,雖然現時酒樓位置是自置物業,不受租金影響,但畢竟裝修工程展開後,食客出入也會受到影響。

至於物業會否出租,富麗宮又會否在別處東山再起,她說現在言之尚早,只希望專心做好最後5星期,其他將來再說。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 November 2021 6:41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01pm
By Wyee Yeung, Yiu Wah Li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