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6月7日)

維州衛生當局正在繼續調查近期發現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的變種新冠病毒株,是如何傳入社區。

Victoria records nine new COVID-19 cases

Source: AAP

要點:

  • 變種新病毒株傳入社區
  • 澳洲已接種超過500 萬劑疫苗
  • 護老院需報告疫苗接種數目
  • 澳洲工業團體望能了解維州解封策略
  • 珀斯出現隔離後確診個案
  • 新州反對黨冀建獨立檢疫設施
  • 僅三分一心臟病患者病發撥打 000
  • 英國首相將游說完七國集團助全球接種
  • 英國討論是否批准兒童接種疫苗
  • 以色列反對黨已達成協議籌組政府
  • 中國疫苗接種總數領先全球
  • 梅根再誕下二胎 
  • 教宗方濟各對加拿大發現原住民遺骸感傷痛
  • 「小紅書」微博遭停用

變種新病毒株傳入社區

維州衛生當局正在繼續調查近期發現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的變種新冠病毒株,是如何傳入社區。

維州昨天(6月6日)新增四宗本地確診,包括一名教師、一名在Port Melbourne一間金融公司工作的職員,以及在Maidstone Arcare護老院的一名院友和一名護士。

該名教師與金融公司職員是密切接觸者,並在感染期進行了隔離。

維州副首席衛生官 Allen Cheng 說,雖然感染人數很少,但當局並不希望墨爾本提早結束封鎖。

Allen Cheng 表示,他們每一日都會是否應解封進行檢討,而他們不希望封鎖會比實際所需的時間長,如果情況許可的話,政府會提早解封,但在現階段,預計是次的封鎖會將持續到星期四。


澳洲已接種超過500 萬劑疫苗

澳洲在疫苗接種計劃在週末達到一個新里程碑,現已完成接種超過 500 萬劑疫苗。

聯邦衛生部長亨特昨日宣布,很快就會向維州居民提供額外十萬劑輝瑞疫苗,以及為全科醫生提供更多阿斯利康疫苗。

澳洲醫學會維州主席麥克雷(Roderick McRae )對注射數量上升,表示歡迎。

麥克雷表示,過去數十年來他們都依賴全科醫生為大家安全地注射疫苗,所以請大家要定時預約。他們最終希望全科醫生會盡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接種疫苗。

由於衛生專家擔心安老院護理人員同教師的疫苗接種率低,故此,從今個月 15 號起,安老院必須每星期向聯邦政府報告院內的疫苗接種數量。 


護老院需報告疫苗接種數目

有專家對於澳洲護老院職員和教師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很低,感到擔憂。

從 6 月 15 日起,護老院必須每星期向聯邦政府報告疫苗接種數量。

澳洲醫學協會表示,由於護老院職員目前毋須強制透露,他們是否已經在護老院接種了疫苗,因此政府並沒有關於這方面的實際數字。

默多克兒童研究所(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教授丹欽 (Margie Danchin)說,必須緊急將護老院職員和教師,列入優先接種名單,防止社區進一步爆發。

聯邦政府亦宣佈,將在未來幾星期內,向維州提供額外的 100,000 劑輝瑞疫苗,以應付每日確診數字增加的需求。


澳洲工業團體望能了解維州解封策略

澳洲工業團體希望了解維州在解除封鎖後,會有怎樣的解封策略。

該組織表示,當局似乎並無必要實施最近的14 日封鎖措施,因為這樣是經濟、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組織總裁威洛斯批評維州衛生當局,以誇大其詞同類似世界末日預言等等以推出封鎖措施。 


珀斯出現隔離後確診個案

而在珀斯,一名從外地回來澳洲、已經完成14天隔離檢疫的男子,在檢疫完後再驗出新冠確診,需要再返回酒店隔離。

該名行船工人,在5月底,從哥倫比亞經美國返回澳洲,在抵達兩天後,驗出新冠確診。

他在星期五(6 月 4 日) 獲准解除14天的隔離,離開泛太平洋酒店,但在星期六(6 月 5 日)再驗出對新冠病毒呈陽性。

西澳首席衛生官羅伯遜(Andy Robertson)說,當局認為他只是有殘餘的新冠病毒在體內,並沒有傳染性。

羅伯遜表示這名男子的檢測結果,比他們預期的要溫和得多。但為預防起見,他們將他送回了其中一家隔離酒店,並再做多一次檢測。在昨天的檢測結果顯示,他身上的新冠病毒較弱,這更符合他們預計,這名男子只是有殘餘的新冠病毒,並沒有傳染性。


新州反對黨冀建獨立檢疫設施

新州反對派表示,他們支持新州政府,要求聯邦政府資助建立一個檢疫設施。

早前,維州與聯邦政府達成協議,建造一個擁有 500 個床位的檢疫中心,以應付目前隔離檢疫酒店的負荷。

新州反對黨工黨領袖柯民思(Chris Minns)表示,有必要擴大新州隔離設施,雖然他們與政府的政見立場不同,但仍然支持州長在這方面的提議,讓這個由聯邦政府資助的檢疫設施,可以在新州興建。


僅三分一心臟病患者病發撥打 000

有調查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心臟病患者,在病發時會撥打000求助。

澳洲心臟基金會(Heart Foundation)的研究顯示,有49%的心臟病患者,在病發時是自己開車去醫院或全科醫生診所求醫,而不是叫救護車,有54%的受訪者不知道心臟病病發的警告信號。

新冠病毒大流行,亦使他們因為擔心感染病毒,或進一步加重醫院負擔,而延遲治療。

他們促請這些患者,在出現心臟病症狀時,要立即打000求助。


英國首相將游說完七國集團助全球接種

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他將遊說七國集團領袖,在明年底前「協助全球接種」新冠疫苗。

預計約翰遜將在本星期五(6 月 11 日)召開的七國集團峰會上,同與會領袖強調推行全球疫苗接種運動的重要性,今次將會是自大流行疫情以來首次面對面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

美國總統拜登與加拿大、法國、意大利及日本的領袖將抵達英國,進行為期三日的會議,討論有關全球從疫情復甦的問題。

世衛組織新冠問題特使納巴羅 (David Nabarro) 對約翰遜的倡議,表示歡迎。

納巴羅表示,峰會領袖會考慮到在明年底前讓每個人都可以接種疫苗的計劃。這個計劃將會令情況改變,大家會開始互相對話,到底如何可以使用現有疫苗,以及盡能力幫助全球戰勝疫情,而非只關注個別國家的利益。

世貿組織亦將開會討論知識產權及公平獲取疫苗的問題,而國際特赦等多個組織將在會議召開前於澳洲舉行集會。  


英國討論是否批准兒童接種疫苗

英國衛生大臣夏國賢(Matt Hancock) 表示,政府正在辯論是否要為 12-15 歲的兒童接種新冠疫苗。

英國醫療監管機構在上週五批准使用兒童劑量的輝瑞疫苗。

夏國賢表示兒童接種疫苗可能意味住他們可以更快地重返校園上課。

夏國賢認為,大家都知道疫苗既可以保護你、亦能夠阻止你傳播病毒。他與其他人一樣,都想保護教育。他是三名學齡兒童的父親,所以,亦希望能夠確保不再出現學童要留家學習與隔離的情況,尤在秋天時看到的現象,這樣對教育有極大的好處。

英國在週末錄得過去三個月以來最高的單日確診數字,原因為印度變種病毒正在該國蔓延。 


以色列反對黨已達成協議籌組政府

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派系在特拉維夫會面,以制止任何在最後一刻想破壞聯合政府成立的行動。

反對黨未來黨領袖拉皮德同主要夥伴右翼領袖貝內特(Naftali Bennett )宣布,已達成協議,籌組新政府,並在120 名成員的國會中取得大多數議席的支持。

聯合政府將由八個黨派組成,共同目標是要推翻納坦雅胡過去12 年的執政地位。其中包括一個小型伊斯蘭政黨聯合阿拉伯民主黨,他將會是首個參與執政聯盟的阿拉伯政黨。 


中國疫苗接種總數領先全球

中國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內地新冠疫苗的接種總數量已達7億多劑次,在全球遙遙領先,但每百人接種的比例並非領先。佢指出,由於近日發生的本土病例,顯示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需要民眾接種疫苗,以建立「免疫長城」。

當局亦會提供上門接種等措施,預期年底前就可以完成至少7成的目標人群接種。他又表示,專家已經對3至17歲的人群使用疫苗的安全性進行論證,等待相關部門批准後,就會根據需要在這個年齡群中使用。

他又透露,目前有關單位正開展噴鼻式同霧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日後會組織專家論證安全性同有效性。


梅根再誕下二胎

英國哈里王子的夫人梅根在美國加州一間醫院誕下第二胎,係一名女嬰,取名「Lilibet Diana Mountbatten-Windsor」。

其中Lilibet是曾祖母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暱稱,而Diana是紀念已故祖母戴安娜王妃。

她將會是英國王位排行第八的繼承人。


教宗方濟各對加拿大發現原住民遺骸感傷痛

教宗方濟各對在加拿大一間前天主教學校內發現 215 名原住民學生的遺骸,表示「傷痛」。

早前,加拿大原住民服務部長及總理杜魯多均敦促教宗要對天主教管理的多間學校負上責任。

加拿大在19 世紀到 1970 年代推行的同化計劃期間,有超過 15萬名原住民兒童係從家中被帶走,安置在國家資助的基督宗教學校。

教宗方濟各促請所有人為死去的原住民兒童默禱一分鐘。

教宗表示這些困難的時刻代表住所有人的強烈呼籲,就是要擺脫殖民地模式及殖民的意識形態,一起對話及互相尊重,並且要承認所有加拿大人的權利與文化價值觀。


「小紅書」微博遭停用

中國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微博突然遭到停用。據路透社報道,六四事件32周年當日,小紅書微博留言指「大聲告訴我,今天是幾月幾號」,有關內容就即時被刪除,賬號亦隨即被停用,目前已無法進入小紅書微博專頁,網站告示就指由於賬號被投訴違反法規同《微博社區公約》的相關規定,現時無法查看,但小紅書手機程式仍能正常下載使用。小紅書官方亦無回覆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分享
Published 7 June 2021 8:54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05pm
By Elsa Tsang, Timothy Wu, Tracy Lo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