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4月13日)

自由黨華人議會共同創會主席周明棟鼓勵華人加入政黨,無論是自由黨或工黨。他說,華人多加入政黨,可以在預選的時候阻止對華人不利的人士上位,而這比華人當上議員的作用更大。

Mask wearing rules expand in NSW as local Sydney cluster grows (AAP Image/Dean Lewins)

People wear masks in Sydney. Source: AAP

昆州克前自由黨里斯坦森代表一國黨參選

備受爭議的前昆州自由黨議員克里斯坦森 (George Christensen) 早前宣佈退出政壇之後,將會於五月大選中代表一國黨參選,今日稍後將會在布里斯本公佈將競逐的議席。

他可能會轉戰參議院議席,或與自由黨對陣,競逐他本來的 Dawson議席。他於昆州北部的民望,或能令他為一國黨奪得一個眾議院議席。

克里斯坦森上星期宣佈退出自由國家黨,聲稱該政黨的強制接種疫苗與2050年達到零排放的立場不符合他本人的信念。


自由黨:2.5億助燃油供應 工黨:全國辦50緊急診所 綠黨:770億引牙科保健

總理莫里遜今日會於西雪梨展開第3日的競選活動,並會宣佈撥款2.5億元予昆州和維州的煉油廠,以加強本地燃油供應。

在此之前,他曾到訪雪梨及南岸,並強調政府管理經濟的表現。昨日財長費登堡(Josh Frydenberg) 和外長派恩(Marise Payne)一起出現記者會為其助陣,但莫里遜否認是由於自身於選民心中的形象下跌。

與此同時,工黨領袖艾巴尼斯 (Anthony Albanese) 將會繼續聚焦於醫療政綱方面。今日會到墨爾本宣佈於全國試辦50個緊急護理診所,為澳洲家庭提供醫院急症室以外的緊急服務。

另外,綠黨承諾,如果能於大選中贏得抗衡地位,將會於國民保健引入總值770億元的牙齒護理服務。綠黨班特 (Adam Bandt) 今日會於全國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說,公佈詳情政綱。


工黨支持者闖莫里遜私人活動辱罵並拍片上網

昨晚一名自稱為「進步主義分子」的工黨支持者,闖入總理莫里遜出席的私人活動。

他先要求跟莫里遜一齊拍照,然後大聲指莫里遜是「恥辱」,並自行錄影經過。

莫里遜的護衛員立刻將其帶離現場。

這名年青人後來將影片放上社交平台,標題聲稱「他試圖問總理一個問題而被羈留」。


 

華人議會鼓勵華人從政 阻止對華人不利人士上位

自由黨華人議會共同創會主席周明棟鼓勵華人加入政黨,無論是自由黨或工黨。

他說,華人多加入政黨,可以在預選的時候阻止對華人不利的人士上位,而這比華人當上議員的作用更大。

周明棟指:「華人對不同政黨的制度、所提倡或所做的事了解不深,只是注重人的關係。我認為澳洲是自由民主國家,但只參與投票並不足夠,要盡更多政治責任,令澳洲更興旺、更平等。」


澳洲人今起無需隔離入境新西蘭

今日起,前往新西蘭的澳洲人只需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無需再隔離,而抵境時只要出示陰性病毒檢測結果。

新西蘭於疫症大流行期間一直實施嚴厲邊境限制。現時澳洲公民和永久居民,以及一些其他國家的臨時工人及學生均可入境。該國預料下月會開放邊界予其他國家。


維州政府考慮取消小學生口罩令

維州政府正在考慮於第二學期取消小學生的口罩令。

昨日維州政府發表聲明,參加郵輪假期的居民必須經已接種雙劑疫苗。聲明上又透露,Omicron BA.2 變種病毒疫情接近高峰,如果疫情與預測一樣,當局估計學童於第二學期無需再強制戴口罩。

目前,維州的3至6年級學生於校園內必須遵守口罩令,而中學生則無需戴口罩。


太平洋事務部長將到訪所羅門群島

太平洋事務部長塞西利亞 (Zed Seselja) 證實於大選期間會到訪所羅門群島兩日。

他發表聲明指要「進一步加強澳洲跟當地的邦交」。在此之前,有洩露文件顯示中國要求容許輸入軍備到當地。

他說澳洲尊重所羅門群島的自主權,但是希望就當地同中國的安全協議進行直接對話。

工黨領袖艾巴尼斯質疑,為何至現時才派部長到當地。

艾巴尼斯說:「現時國家已經進入看守政府狀態,而這個問題經已出現了數周,我早前已經提出過,澳洲必須要加緊行動。」


新州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連續12天免費

民眾將能免費乘搭新州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連續12日。

有關措施將從明日(14/4)凌晨4點開始,直至4月26號,包括復活節假期和澳新軍團日,巴士、火車、渡輪、輕鐵和地鐵並將免費,但乘客仍然需要拍卡,不過不會收費。

今次是當局在2月和工會的爭拗造成火車停駛之後的補償措施。


昆州利用「食剩食用油」製汽車燃料

昆州中部將會設廠利用動物脂肪、用過的食用油和油菜籽製成飛機及汽車燃料,將會是全國首個同類的可持續能源計劃。

Oceania Biofuels 公司總裁埃弗頓 (Mike Everton)表示,這個工程經過兩年多的籌備,所生產的再生燃料化學成分會與石油柴油一樣,但將會是百分百可持續的能源。


美國仍未確認俄軍是否曾使用化武

美國有情報顯示,烏克蘭城市馬里烏波爾的爭奪戰再趨白熱化。

俄羅斯總統普京誓言,俄國政府將繼續向烏克蘭進行猛烈攻勢,直至實現他們的軍事目標為止。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他們相信,俄軍向烏克蘭首都基輔的進軍過程受挫後,正集中火力攻撃頓巴斯東部地區,但美國仍無法證實有關俄軍對馬里烏波爾進行化學襲擊的報導。

柯比說:「美國目前的評估是,馬里烏波爾仍然有戰事,烏克蘭人仍在戰鬥,以保護當地免受俄軍佔領。而美國仍然無法證實,社交媒體上關於俄軍涉嫌使用化學物質的報道。但我們正對有關消息進行認真監控,並盡最大努力了解當地發生的事情,而目前為止美國無法確認俄軍是否曾使用化武的消息。 」

與此同時,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表示,俄軍所用的武器可能是「磷彈」,這種彈藥會造成可怕的燒傷,但不屬於化學武器。美國國會議員表示,如果俄國於軍事行動中用上化學武器,拜登政府和美國的盟友不會袖手旁觀。


普京罕有評論烏克蘭戰事:戰爭基於合理理據

久未公開露面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罕有地於盟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到訪期間就烏克蘭戰事公開發表評論。

於俄烏戰爭的初期,普京經常會向當地電視台發言,但自從本月較早前俄軍撤出烏克蘭北部以來,他已無公開露面。

於蘇聯成功發射首支載人太空船的週年紀念日,俄國的國營電視台播放了普京在盧卡申科的陪同下,參觀位於俄國遠東的東方航天基地的片段,期間普京向與會群聚指,他們發動對烏克蘭的戰爭是基於合理理據。

普京強調:「俄國的目標非常明確同崇高。 我從一開始亦說過,現時亦希望各界再注意,就是於我第一次向國家及軍隊發表公開聲明時,已確立今次行動的目標。」


烏總統:俄國認為世界無法割捨俄市場 促歐盟加強制裁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於對立陶宛國會的講話中,敦促歐盟加強對俄經濟制裁,及對所有俄國的銀行和石油公司實施制裁,亦應該為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設立最後期限。

澤連斯基又認為,俄羅斯會繼續入侵烏克蘭,是因為俄國的政治和軍事領導層都認為收到一些歐洲國家的信號,感覺能夠繼續入侵。他又說,俄國發起入侵一事,已足以令所有主要的歐洲公司及銀行完全退出俄羅斯市場。

澤連斯基說:「俄羅斯政府仍然確信他們可以逍遙法外,亦認為世界同歐洲很快會忘記戰事,因為他們認為可以對歐盟的投訴「置之不理」。而俄國有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你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貿易、石油同天然氣,而每個人都想利用俄羅斯領土來運送貨物,每個人都想利用俄羅斯這個大市場』,這些都是莫斯科政府的想法。」


紐約車站槍擊事件擊中最少10人

美國紐約有槍手於一列在最䌓忙時段行駛地鐵列車內,放煙霧及開槍,擊中至少10 人,另外有 8 人因其他原因受傷。

襲擊案發生在紐約區日落公園附近的第 36 街車站,當局說,目前未將案件列作恐襲。而警方正尋找槍手當時所穿著的一件地盤工人式背心和一個防毒面具。紐約市警察局長塞維爾 (Keechant Sewell) 認為,雖然案件未破,但目前並無對公眾構成進一步威脅。

塞維爾說:「目前地鐵列車上並無已知的爆炸裝置,警方亦無將案件列作恐怖主義行為來進行調查。警方亦可以確認,雖然今次是一宗暴力案件,但據悉,暫時無造成威脅市民生命的傷害。」


美國首相及財政大臣因違反新冠限制而被罰款

英國首相約翰遜及財政大臣辛偉誠(Rishi Sunak)將因應早前兩人曾違反新冠封鎖規定而被罰款。

一項內部調查發,約翰遜的工作人員曾在唐寧街和內閣辦公室舉行 12 次酒精派對,據警方調查,約翰遜本人也有參加部份聚會。英國警方已就今次所謂的「派對門醜聞」發出了 50 多項罰款通知。政府已發表聲明確認,首相同財長將會因此而收到罰款通知。首相府證實,約翰遜伉儷和辛偉誠已經繳交罰款。約翰遜亦就事件道歉,但表示佢不會因此辭職。

約翰遜說:「很多人會認為我未能做到遵守自己所領導政府,為了保護公眾健康而制定的規則,我做得未夠好,亦理解大眾的憤怒,但我會真誠的接受國民期望政府應做得更好的意願。」

英國在野工黨領袖斯塔默(Kier Starmer)則指,他替所有於封鎖期間有所犧牲的英國公民不值。

斯塔默批評首相和財政大臣是「罪人」。他說:「他們公然侮辱民眾所作的一切犧牲,亦侮辱自己的公職。今次亦是英國史上,第一次有首相被發現違反法律。而他之後亦一再向公眾撒謊。英國人應該擁有更好的政府,兩人必須下台。」


李家超今日報名參選特首

於香港宣佈參選特首的李家超表示,他已獲得700多張選舉委員的提名票,決定於「今日」(周三)前往報名參選,但無交待遞表的實際時間。

李家超在總結昨日選舉行程時表示,佢拜會了中國企業協會,亦於兩場視象會議中跟來自不同界別約一百名選委見面,對方亦向他提供很多寶貴意見,提出包括盡快通關、放寬改劃土地、以及重啟政改等建議。他又指,現屆政府已有計劃推進基本法23條立法,他會繼承工作,按步就班,積極推進立法,以符合憲制責任。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3 April 2022 9:13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5pm
By Jennifer Mok, Ivan Leung, Yuki Yue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