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必須減少食肉以拯救氣候環境

新研究指出,畜牧業對地球大氣層構成威脅。

“…Individuals low on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should have a greater preference for meat, as meat may be substitutable for the status that they lack."

“…Individuals low on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should have a greater preference for meat, as meat may be substitutable for the status that they lack." Source: Photolibrary RM/Getty Images

科學家作出了截至目前為止最為全面的研究,探討人類進食的食物如何影響生態環境,並於本週三(10 月 10 日)發表報告。

報道,報告指人類應大幅減少食用肉類的分量,方能避免「破壞性的氣候轉變」出現。

近年全球氣溫不斷上升。研究指出,西方國家需要減少食肉量九成,地球的生態方能在 2050 年順利應付人口達到 100 億人的預期數字。

食品製造的過程期間,處理牲畜的過程會產生有害的溫室氣體,破壞大片林木,又會使用大量不可持續的食水。研究顯示,這正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

報告星期三在《自然》期刊(Nature)上發表,當中談及「密集式」農業行為如何對地球造成負面影響。該項研究是世界迄今最為全面的一次調查。

作者指出,假如人類並未大幅減少肉類耗用量,到本世紀中葉,食品行業對自然環境的嚴重影響便會較目前急增九成。

此外,加上全球人口急劇增長,情況將破壞人類有效尋找所需食量、自給自足的能力,並扼殺了任何遏制全球變暖的希望。

科學家呼籲全球人類「共同轉變」飲食習慣、改而食用更多以植物為基礎的食材,同時削減食物浪費的情況及改善耕作的方式。

牛津大學學者斯普林曼(Marco Springmann)表示:「並沒有一種唯一的解決方案可以跨越地域界限。但研究顯示,若所有人一起實行解決方案,地球將有足夠資源可持續地應付不斷增長的人口。」
Traditional barbequeu is popular on Eid day amongst the Muslim community.
Traditional barbequeu is popular on Eid day amongst the Muslim community. Source: Supplied by Raza Shah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
Published 12 October 2018 9:30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