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放緩大學轉向印度招手

在政府數字正式公布以先,聯邦內政部的高級官員上星期巳向各間大學簡報,透露中國留學生人數申請開始放緩,不過來自印度的簽證申請則增加。

دانشجویان بین المللی

Source: AAP

將由聯邦教育及訓練部門公布的數據,透露有關新申請的中國留學生數字停滯,不過暫未能在早期階段反映出來,因為學生報讀的課程為期數年,需要時間在整體數字中反映。

同樣地,情況會為澳洲輸出教育帶來的收入作出多大的影響,也需時顯現。

但報導稱,澳洲統計局三月份的季度數字可以看到,國際留學生仍然是澳洲經濟的中流砥柱。

並且,輸出教育的面值,首次出現單季就高達100億的水平。根據國際貨品服務及貿易的數據,輸出教育在該季度就有106億的面值。

以三月為計的一年中,輸出教育就價值366億,與去年同期12個月比較,就有破記錄的15.4%增長。

雖然不少留學生是來自中國,但談到增長幅度,印度學生則超越了中國,即使全部就讀澳洲大學的印度留學生,未及來自中國(153,000)的一半數目。

去年,開始新課程的印度學生人數增加了10,000人(40%),而從中國來的留學生就增加了5000人(8%)。

不少大學,包括「八大」(墨爾本大學,蒙納殊大學,澳洲國立大學,雪梨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西澳大學,阿德萊德大學和昆士蘭大學),都轉向日趨富裕的印度市場,期望招攬當地的留學生來取代中國。

其實,中國留學生熱潮結束,亦令到五間重視研究的大學(墨爾本大學,蒙納殊大學,雪梨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和昆士蘭大學)擔心,因為他們非常依賴這些尋求聲譽好教育的學生,來提供研究課程的資金。

不過,今個星期澳洲廣播公司在《時事天下》(Four Corners)中就曾報導,留學生的英語水平受到關注。

報導中的Murdoch University就因爭取更多的印度留學生,收取英語水平不足以應付高等教育的學生。

情況巳受到高等教育質量和標準局 (The 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 TEQSA )的關注。

TEQSA上年九月巳去信給Murdoch大學,而大學回應在2020年的註冊中會作出評估。

聯邦教育部長鄧肯對留學生英語水平的問題亦表示關注,今年2月曾去信給各大學校長,要正視問題。

官員就此亦作出了行動,向來自尼泊爾的職業先修學生開刀,這類學生在一年內增加了165%。

他們必須要證明英語水平及經濟能力才能入讀,即使巳獲有聲譽的學院取錄。

分享
Published 9 May 2019 2:01pm
Updated 9 May 2019 2:05pm
By Ida Ch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