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矿业巨头分红大涨,为何澳洲铁矿石价格实则“危机重重”?

笔者认为,铁矿石价格的高峰很可能已经过去。推动铁矿石价格上涨核心因素——中国旺盛的需求在中期可能会逐渐减退,而目前糟糕的中澳关系只会推动中国加速摆脱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

A mining iron ore operation in the Pilbara region of Western Australia.

A mining iron ore operation in the Pilbara region of Western Australia. Source: AAP

随着8月份的到来,澳大利亚股市也进入了一年一度的财报季,而由于过去一年中的铁矿石价格高涨,澳洲三大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力拓、FMG)在2021财年都收入猛增。因此,首先发布财报的力拓宣布将支付澳洲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半年股息——共计91亿美元。而FMG则连续第二年打破其铁矿石出口纪录,2021财年的产量更是达到了高于预期的1.82亿吨。也因为这些消息,三家矿公司股价都在最近再创新高。 

但就在这些利好矿业的消息传来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国际铁矿石价格开始出现大幅度滑坡,连续下滑后已经快速下跌至180美元每吨的价格。与此同时,力拓首席执行官Jakob Stausholm上周表示,今年年初出现的短期飙升可能不可持续。

而通过观察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动态,笔者也认可力拓首席执行官的观点——铁矿石价格的高峰很可能已经过去;相应的,铁矿公司的高额分红也大概率无法被复制。因为推动铁矿石价格上涨核心因素——中国旺盛的需求在中期可能会逐渐减退,而目前糟糕的中澳关系只会推动中国加速摆脱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
短期之内,由于中国巨大的粗钢生产产能和几乎被澳洲与巴西垄断的铁矿石供给不会发生改变——自去年11月以来,以中国为主的全球铁矿石需求激增,导致铁矿石紧平衡格局进一步加剧。

根据MySteel数据,2021年前4个月,中国铁矿石进口同比增长6.7%至3.82亿吨,创下历史记录。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粗钢产量高达2.71亿吨,同比增长15.6%,较2019年同期增长17.3%。而美国、欧洲的经济复苏导致粗钢产量加快增长,也对铁矿石需求起到了支撑作用。 

但放眼未来3至5年,随着中国钢铁生产工艺转型和全球央行最终退出季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铁矿石价格将最终回落至100美元/吨以下的区间,甚至可能会长期低于这一价格。要理解对于铁矿石价格中长期回落的判断,核心就是理解全球第一大不可替代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针对钢铁行业和铁矿石原材料依赖推出的双管齐下治矿石依赖的“组合拳”: 

首先,在内部方面,努力通过去产能和转流程来减少需求。今年依赖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粗钢限产令,这不仅是为了整改了中国钢铁企业原先的低端无序竞争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显著压缩碳排放,是落实碳中和环保目标重要举措。根据已有的数据来看,自“十三五”计划推出以来,中国已实际退出产能超过2亿吨。 

而在未来对于铁矿石需求打击更大的,则是中国工信部在今年发布的《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十四五”国内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目前约9%),力争达到20%,明确发出了引导短流程炼钢发展的政策信号。简单来说,普遍的炼钢工艺有两种:利用转炉炼钢的长流程工艺和利用电炉的短流程工艺,转炉炼钢主要依靠铁矿石,而电炉炼钢主要炉料是废钢。因此,电炉产能的持续增加也为电炉炼钢的转型铺好道路,该政策减少铁矿石依赖的意图显而易见。
其次,中国政府在对外方面也采取了两个核心策略来控制铁矿石供给不足和价格高企的额外难题——加大进口废钢和控制钢材出口。根据2020年12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的《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2020年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合标再生钢铁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最直接的例子是宝武钢铁集团于今年1月初签署了废钢进口的第一单合同;随后浙江巨东股份与日本平和商事签订协议,进口2800吨再生钢铁原料;沙钢国贸与日本阪和签订协议,进口3000吨重型再生钢铁原料;鞍钢与日本阪和签订协议,进口2000吨重型再生钢铁原料。 

此外,2021年5月1日起,中国调整了部分钢铁产品关税来进一步限制钢铁出口,从而给本地钢铁生产降温。这个变动包括:适当提高硅铁、铬铁、高纯生铁等产品的出口关税,调整后分别实行25%出口税率、20%出口暂定税率、15%出口暂定税率;几乎全部热轧材的出口退税都被取消,型棒线、中厚板、热轧卷板、窄带、无缝管和焊管等钢材品种,则被取消了13%的出口退税。 

综合以上的这些信息可以看到,一些短期强行压制产能和限制出口的动作正在起到一些效果,但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在中澳关系“交恶”的前提下,下定决心进行炼钢方式转型可能会成为在中期压倒铁矿石价格的终极手段。 

事实上,中国的钢铁存量数据非常可观。截止2021年年底,中国的钢铁蓄积量已经接近120亿吨,是美国的3倍,中国的废钢比也将于2021年超过30%。国际经验来看,当钢铁蓄积量达到一定量时,废钢就会成为钢铁冶炼的主要原料。中国充足的废钢资源再加上从国外进口的价廉物美的废钢,将有助于摆脱澳洲铁矿石的高度依赖。此外,放开废钢进口,通过进一步挤压铁矿石的需求空间,从而调节进口铁矿石的价格预期,是中国钢铁工业制约和平抑进口铁矿石价格的重要砝码。 

因此笔者判断,在未来几年里,中国对澳洲铁矿石的需求将会逐渐降低,铁矿石价格很有可能会在3至5年后跌至明显低于100美元/吨以下的水平。这些澳洲铁矿公司的超高利润和分红,也很可能是拿一年少一年了。

(本文作者魏睿昊Julius Wei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仅代表嘉宾观点,不能代替理财建议,不代表本台立场。) 


分享
Published 10 August 2021 4:10pm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